二度再遊西恩那 Siena(上)(Italy)

位於義大利托斯卡納大區的西恩納(Siena)是一座歷史悠久且充滿中世紀風情的義大利中部城市,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豐富的文化底蘊和迷人的自然景觀聞名於世。古城區中的蜿蜒石板街道、保存完好的古老城牆以及周圍壯麗的丘陵美景,使其成為義大利最具代表性的旅遊勝地之一。

其最著名的景色一是田野廣場(Piazza del Campo),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中世紀廣場之一。以及每年在此舉行的傳統賽馬節(Palio di Siena),更是將當地的傳統和觀光熱度推向高潮,吸引成千上萬的觀光客前來共襄盛舉。西恩納的主教座堂(Duomo di Siena)這座壯觀的哥德式大教堂以其精美的大理石條紋外牆和內部精緻的雕塑、壁畫而著稱,是一個融合藝術、宗教與建築的完美範例。

漫步城市之中,可以感受到中世紀的氣息和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二度到訪義大利時,主要目地之一就是以再遊 Siena ,並且想好好完整地參觀這座令人讚嘆黑白相關的哥德式 Siena 大教堂。

DSC03438.JPG - 2019summer

一開始我就上網查過了,如何網路購買預售票,因為我想登上大教堂內部的天花板參觀,是夏季才有的限定行程。不過查了很久都沒有上網預訂的購票選擇,直到最後我才查到有一個線上購票網站,可以預購大教堂登頂門票,我立即上網預定了二個名字,拿到電子票卷證明後,再去現場換入場卷等候入場。

交通安排

這次在佛羅倫斯住宿四晚,每天搭車放射性的旅遊行程,其中一天行程就是搭巴士前往 Siena 一日遊。佛羅倫斯和 Siena 之間的交通巴士車班很多,只是要注意有分地區性巴士(No 131) 和快速巴士(No 131R),差別只是前者停靠站較多,不過車票價格都一樣。

單趟車資(Firenze-Siena,2024年10月 2019年7月)是 9.3 8.4歐元,我個人是建議直接買好來回票,省得回程又要找地方買票,因為 Siena 巴士站售票窗口大概過了下午六點就不賣票了,只能去找附近的 Tabacco 買票。

2024年更新

車票可以上車跟司機買,不過會貴一點,又或者在巴士站售票窗口買(可以預先買好之後要搭的車票日期),也可以用手機 APP 購買:官方 APP At Bus (官網下載 https://www.at-bus.it/en/app),又或者用 TABNET 適用義大利很幾個城市交通票卷購買(羅馬也可以,我用過,參考使用文章:https://pureing.tw/xuite-590508633/#巴士車票購買-app:tabnet )

時候表查詢:At Bus APP 內建功能,或者官網 https://www.at-bus.it/en

我習慣搭一大早早上八點從佛羅倫斯出發的巴士,約一個小時抵達 Siena 巴士站。要特別提醒一點,巴士車票一定要打印,因為有時會有查票員會來查票,若沒有打印被發現,是會當逃票處理,罰款可不低唷!還有就是別像我,每次打完票就亂丟,然後車掌查票時,找了半天才找到,嚇出一身冷汗。

另外,特別注意一下,若是從佛羅倫斯搭火車到 Siena 火車站,距離市區有好一段距離,走路要半小時 2公里。所以,還是建議搭巴士往來這二個城市比較方便,Siena 巴士站地點在 Via Tozzi :https://maps.app.goo.gl/7w6vJT6MKkBazsQ4A

薩林貝尼廣場 Piazza Salimbeni

從巴士站走到舊城區中心的田野廣場,距離不遠,大概只有六百多公尺,早上九點多,遊客也幾乎還沒出現,街道很冷清。下圖是一間古老銀行的辦公室,旁邊有薩林貝尼宮 Palazzo Salmbeni,這個廣場也是同名的薩林貝尼廣場 Piazza Salimbeni。

薩林貝尼宮是一座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哥德式建築。始建於14世紀,這座宮殿原本是薩林貝尼家族的私人宅邸,現如今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銀行之一:Banca 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 總部所在地。外觀上,薩林貝尼宮以其典雅的石材立面和精緻的拱形窗戶著稱,整體風格融合了中世紀的莊重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優雅。

田野廣場

田野廣場(Piazza del Campo),建於13世紀以前,是西恩納市歷史上最重要的集市之一,位於三條山脊(Castellare、San Martino、Camollia)匯合處的山坡上。這座扇形廣場於1349年鋪上了具有象徵意義的魚骨圖案紅磚,並以9條石灰華線向中央排水渠輻射開來,象徵著1292年至1355年統治西恩納的九人政府。

如今,田野廣場仍是城市公共生活的核心,11條狹窄街道從這裡輻射全城,廣場被認為是歐洲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中世紀廣場之一。廣場四周被市政廳(Palazzo Pubblico)、紅色塔樓(Torre del Mangia)以及多座宮殿大廈(palazzi signorili)所圍繞。由於廣場的外形酷似扇貝,田野廣場也被賦予“貝殼廣場”的別名。

下圖是廣場前方的水池–歡樂噴泉 Fonte Gaia。

Torre del Mangia 塔樓和市政廳

田野廣場上另一個亮點:市政廳 Palazzo Pubbico 和紅色高塔 Torre del Mangia,在上午還沒遊客到來之時,真的應該好好欣賞一下,可惜的是此時陽光照射剛好逆光,拍攝效果不是太好。

市政廳旁的紅色高塔 Torre del Mangia 是 Siena 重要地標,也是義大利全國第四高的歷史塔樓之一。這座由紅磚建造的典雅塔樓,高達87公尺,象徵著市政當局與“布衣”平民階層的親和力。塔頂的部分由白色石灰華構成,這使得塔樓在視覺上更加突出。

Siena 市決心彰顯教會與市政當局同等的重要性,當建造這座塔樓時,特意使其高度與市內大教堂的鐘樓相當,象徵著兩者在權力和地位上的平等。Torre del Mangia 不僅是一個建築奇蹟,也是西恩納政治歷史的重要象徵。

我第一次到訪時,有花錢買票 10歐元登上高塔去眺望,感覺超級棒,真的很推薦有體力的人(因為要自己雙腳爬上去,沒有電梯),可以登高望遠一番。

開放時間:
11~2月 10:00-13:00 / 13:45016:00 (門票最後售票時間 15:15)
3~10月 10:00-13:45 / 14:30- 19:00 (門票最後售票時間 18:15)
門票:
普通票:10 歐元
家庭優惠票(2位成人 + 11歲以上兒童): 25 歐元
免費:11歲以下兒童及西恩納市居民
綜合票(市政博物館與托雷塔樓):€ 15,00
官網以及相關資訊:https://visitsienaofficial.it/53-la-torre-del-mangia/

國際賽馬節 Palio di Siena

田野廣場週圍的樓房大都是餐館或旅館,商店等,若是可以住宿於此,在著名的國際賽馬節欣賞當時的盛況一定超級棒的。田野廣場一年二度的國際賽馬節 Palio di Siena 活動,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聚集在這裡,把整個廣場塞的水洩不通,日期就在每年夏天的 7月2日和 8月 16日。

Palio 一詞源自拉丁語「pallium」,意指披巾。在中世紀時期,賽馬等比賽的獲勝者會得到一塊珍貴的布料作為獎品,稱為「Palio」。西恩納的賽馬節 Palio di Siena 是為了紀念聖母升天節,這一節日是當時西恩納共和國的「國家節日」。Palio是整個慶典的高潮,賽馬通常於8月15日舉行,賽道從羅馬門開始,終點在主教座堂前,稱為「Palio alla lunga」(帕利奧長距賽),最早的紀錄可追溯到1239年。

1633年,由於瘟疫肆虐義大利半島,貴族們沒有如往常般派馬參加西恩納的傳統「Palio alla lunga」。因此,執法官決定在8月15日於田野廣場舉辦一場「Palio alla tonda」(帕利奧環形賽),由各城區騎馬參加,靈感來自先前用水牛比賽的做法。比賽的獎品是一塊錦緞布,五個城區參賽,最終由塔圖卡城區(Tartuca)獲勝,這也是首次各城區騎馬在坎波廣場進行的帕利奧比賽。

此後直到1659年,比切爾納會計辦公室才接受普羅文扎諾節日代表的提議,將每年7月2日舉行的 Palio 賽馬活動常態化,該日同時紀念聖母探訪聖伊麗莎白及普羅文扎諾聖母的奇蹟。從那年起,7月2日的 Palio di Siena 成為年度固定活動。比賽的基本規則是「馬贏,而非騎士」。

1802年8月的 Palio di Siena 賽馬賽正式制度化,由市政府組織每年第二場比賽,7月贏得比賽的城區不再有組織另一場比賽的風險。自1805年起,參賽城區的抽籤方式與7月 Palio 賽馬一致,並沿用至今。

官網:https://visitsienaofficial.it/en/history-of-the-palio/

Siena 大教堂門票預約、參觀

Siena 大教堂官網:https://operaduomo.siena.it/en/visiting/

購票網站:https://operalaboratori.vivaticket.it/en/tour/complesso-monumentale-del-duomo-di-siena/2589

因為網路預先購票都要另付一筆手續費(大概 2 歐元),所以除非你時間安排很緊湊,不然也可以現場排隊購買。

主要分為三種票種,主要跟季節性有關:

  • SIENA CATHEDRAL MONUMENTAL COMPLEX (Cathedral, Opa SI Pass)
    01/01 – 26/06; 01/08 – 17/08; 17/10 – 31/12: € 14.00
    FREE AUDIOGUIDE ON YOUR SMARTPHONE
    COVERED FLOOR SEASON
  • SIENA CATHEDRAL MONUMENTAL COMPLEX (Cathedral, Opa SI Pass)
    During the uncovering of the floor(27/06 – 31/07; 18/08 – 16/10) : € 16.00
    FREE AUDIOGUIDE ON YOUR SMARTPHONE
  • GATE OF HEAVEN (Opa SI Pass and Cathedral roofs):ENTIRE
    01/03 – 06/01: € 21,00

The Gate of Heaven:漫步於西恩納主教座堂的彩繪天花板下,俯瞰獨特的地面鑲嵌藝術,還能欣賞壯麗的城市全景,西恩納主教座堂內的藝術傑作,以及 Piccolomini 圖書館內精美的壁畫。

教堂登頂參觀

其實,我個人覺得若不是為了不想天天搬住宿,可以考慮住宿在 Siena 幾天,更能感受到這個中古世紀城市的日夜星辰。總算快輪到我們登教堂屋頂了,跟著二位館方導覽人員,在教堂前方入口排隊準備入場,當時好像教堂屋頂電力燈光系統出了問題,整整在一樓入口處等了快一小時,才總算可以爬樓梯走上著名的 Siena 大教堂屋頂。

Siena 大教堂屋頂登頂每半小時一個梯次,我也不大記得當時樓梯爬多少,印象中就是小小的迴旋梯走上去,在大教堂屋頂外的看台走道,只能容納單人通行,可以看到下面照片的景色,當時天氣還算不錯,可以遙望到遠處托斯卡尼鄉間田野。

訂票的網站介紹:在大教堂立面的側面有兩座塔樓,奇妙的行程開始在其中一個塔樓的上面:一小群遊客在專家指導下可以漫步在大教堂壁畫的天花板附近,從裡面獨特的人行道上俯瞰,欣賞外面的美景。經過重要的修復後,一些房間在幾個世紀後現已向大眾開放。 現在可以走在圓頂畫廊上,欣賞 Ulisse de Matteis 的彩色玻璃窗,重要的雕塑以及四個錫耶納守護神聖徒的描繪。

在外圍看台的走廊簡單瀏覽之後,我們來到了教堂的屋頂,中間還要注意頭上的屋樑和支柱,因為這是教堂主要的建築結構。眼前還有一些工匠器具和設備,在另一側則是教堂內部的窗戶,可以看到地面層教堂的情景。

這些照片就是從屋頂的窗戶向內部拍攝,可以看到教堂高處的彩繪和雕像,以及地面上的遊客和內部建築。資料上介紹到教堂中殿的柱子都雕刻著寓言的半身像和動物,這些雕刻富含象徵意義。包含了172個教皇的石膏半身像,這些雕像歷史悠久,追溯至15至16世紀,從聖彼得開始,延續至盧修斯三世。這些教皇的半身像展示了教會歷史中的重要人物。

此外,在簷口下方的圓拱形拱肩上還裝飾著 36位皇帝的胸像,象徵著世俗權力與宗教力量的交融,反映了當時教會與帝國的複雜關係。這些雕像和裝飾不僅是藝術的傑作,也是歷史和信仰的重要見證。從窗口拍到 Siena 大教堂內部的實景,感覺真特別,有點像縮小版的真實世界,完全想不到可以用這樣的視角來欣賞大教堂的藝術建築。

天堂之門 the Gate of Heaven

我們又穿梭過更低的屋頂結構層,走道很狹小,走到另一側,此時的位置大概在大教堂的正上方。看到下圖,真的好驚訝呀!完全沒有想像過,此時此刻我們正站在 Siena 大教堂的屋頂上,彷彿通向天堂之門 the Gate of Heaven。

在官網裡的介紹提到,大教堂對面向建築物的最高處敞開大門:一系列的房間以前從未向大眾開放,實際上,在偉大的建築師的指導下,除了建造者之外,幾個世紀以來沒人能進入的房間,建築師追隨彼此的腳步走。到達星狀拱頂上方的區域後,人們可以在中殿上方行走,並欣賞大教堂內部和外部的一系列神奇全景。

“天堂之門 the Gate of Heaven)”向遊客敞開,就好像他們是在聖雅各的夢中爬上梯子一樣。雅各醒著時驚呼:“這不是別的,而是上帝的家,這就是天堂的門”。

這張照片的視角也是當初決定要訂購教堂登頂的動機,從教堂屋頂上方的花雕窗口去看整個教堂內部,很不一樣的感覺。整個屋頂覽行程大約半小時,有二位館方人員跟隨,一前一後負責開門和關門,也提供了簡單的導覽介紹,我覺得很不錯的特別體驗。之前我也去過米蘭大教堂的屋頂,若問我二者之間有什麼不同,我只能說米蘭大教堂屋頂看到的是教堂外觀, Siena 大教堂還可以進入內部欣賞不一樣的建築細節。

教堂內部參觀

很快的結束了教堂屋頂” The Gate of Heaven ” 行程,我們進入教堂內部開始參觀。參觀教堂時要注意衣著不能曝露,不能穿拖鞋或涼鞋,女性的裙子最好超過膝蓋,也不可以穿背心,若衣著不足之時,可以借用白色的不織布薄紗,算是對一個宗教聖殿的尊重之意。

大教堂的基本資訊

西恩納大教堂(Siena Cathedral)位於西恩納城市中較高處的廣場上,是義大利最著名的羅馬式和哥德式大教堂之一。根據傳統說法,現今的大教堂取代了9世紀左右專門建於米涅瓦(Minerva)崇拜神廟遺址上的早期教堂,並以聖母瑪利亞為主保聖人。

根據藝術家瓦薩里(Vasari)以及16至17世紀當地歷史學家的記載,教堂的當前形式(不包括合唱團和後來的擴建部分)主要歸功於雕塑家兼建築師尼科拉·皮薩諾(Nicola Pisano)。教堂外牆的下半部分則可能遵循了喬瓦尼·皮薩諾(Giovanni Pisano)的設計,融合了羅馬式和哥德式風格。

這座大教堂以彩色大理石建造,採用了來自卡拉拉的白色大理石、普拉托的綠色大理石和西恩納當地的粉紅色大理石,形成了極具視覺衝擊的外觀。大教堂的內部全長 89.4 公尺,擁有五個中殿以及一個由拱頂覆蓋的六角形圓頂,展示了當時精湛的建築技術與藝術風格的結合,成為西恩納的重要地標和藝術瑰寶。

大理石地板鑲嵌畫

西恩納主教座堂的大理石地板被譽為世界上最獨特、最華麗的地面藝術之一,由56幅大理石鑲嵌畫組成,這些作品融合了豐富的象徵主題和宗教故事,展現了極高的藝術水準和深刻的寓意。地板的設計和創作歷時數百年,從14~19世紀,經歷了數代藝術家的努力,充分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精華。

這些大理石鑲嵌畫由1547~1669年間的40位頂級藝術家設計,每幅作品都精心雕刻,細膩呈現。著名的翁布里亞畫家 Bernardino di Betto,通稱 Pinturicchio,與西恩納的聯繫深厚,也為這些鑲嵌畫的創作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些大理石板不僅是宗教藝術的瑰寶,還展示了當時藝術家對於宗教和神話故事的獨特詮釋。

1505年,Pinturicchio 設計了西恩納主教座堂地板上描繪「智慧山」的鑲嵌作品,這項技術稱為 graffito 和馬賽克大理石鑲嵌。最初的技法是通過在白色大理石上刮刻圖案,然後填充黑色灰泥,形成對比效果。後來,這一技術進一步發展,使用類似於木材鑲嵌的方式,將彩色大理石碎片嵌入圖案中,豐富了畫面的色彩和質感。

這些鑲嵌畫的創作過程歷時漫長,從設計到完成耗費了六個世紀,最終於19世紀結束。這些大理石鑲嵌作品融合了不同時期藝術家的創意,展示了技術的演變和藝術風格的變遷,成為西恩納主教座堂內不可忽視的藝術瑰寶。

我十分推薦想好好了解大教堂內部彩色大理石地板的主題故事,可以上官網去了解內容:https://operaduomo.siena.it/en/sites/floor/

DSC03526.JPG - 2019summer

《照片說明》:下圖主題是 Aquila Imperiale(帝國之鷹),它象徵著羅馬帝國的權威與力量。這幅鑲嵌畫是大教堂內 56 幅大理石鑲嵌畫之一,以其細緻的工藝和深刻的象徵意義著稱。這幅鑲嵌畫展示了大理石鑲嵌技術的精湛工藝,藝術家利用不同顏色的石材拼接出鷹的細膩輪廓和強壯身姿,將古典象徵主義融入了宗教建築的美學中。

「帝國之鷹」在羅馬時代是帝國的標誌,代表著羅馬軍隊的力量與榮耀,並且象徵著羅馬帝國對各個地區的統治權威。這一形象在西恩納教堂的地板上得以呈現,表現了教堂與世俗權力、羅馬遺產之間的聯繫。鷹張開雙翅,象徵著保護與權威,代表著羅馬帝國及其統治範圍的廣闊,並且也可能寓意著西恩納對羅馬帝國榮耀的繼承。

《照片說明》:這幅由 Leopoldo Maccari 創作的「狼哺乳羅慕路斯與雷穆斯」The wolf suckling Romulus and Remus 鑲嵌畫,是西恩納主教座堂大理石地板的重要作品之一,主題源自古羅馬傳說。圖中描繪的雙胞胎羅慕路斯與雷穆斯被母狼哺乳,這個傳說與羅馬的建城神話息息相關,但在西恩納的版本中,這一場景參考了雷穆斯的兩個兒子——Aschius 與 Senius 的故事,據說這對兄弟是西恩納城的創建者。

這幅圖不僅象徵著西恩納與古羅馬的聯繫,也成為了西恩納城的象徵:雌狼 (She-wolf)。這樣的場景在大理石地板上並不少見,有些圖案源自古典神話或異教傳統,而有些則描繪了《舊約》中的故事或與西恩納歷史相關的場景。這些精緻的鑲嵌畫透過豐富的象徵語言,將西恩納的歷史、傳說和宗教融為一體,成為主教座堂內不容錯過的藝術瑰寶。

《照片說明》:西恩納主教座堂入口中央通道兩側的地板上,各有五個方形鑲嵌圖案,主題為古希臘神話中的女先知(Sibyls),即古代女先知的形象。這些西比爾預言者的靈感來自於古代作家瓦羅(Varro)的著作,據他記載,Sibyls是受神祇啟示而預言的女性,她們的預言影響深遠,特別是在神聖的場所如德爾斐和佩西諾斯進行。

這些預言者主要來自十個不同的地區,每個地區的西比爾都具有獨特的神諭身份。這些女先知的形象被用於教堂地板上的方形鑲嵌畫,表現出古典神話和宗教預言的融合,象徵著基督教信仰中對未來救世主降臨的預言。同時,她們都代表著不同地區的文化和信仰背景,鑲嵌畫既展示了古代信仰的多樣性,也體現了西恩納與古典文化的深厚聯繫。

《照片說明》:Matteo di Giovanni 所作的《無辜者的屠殺》(Slaughter of the Innocents)描繪了《新約聖經》中的一個悲劇事件,當三位東方賢士前來朝拜耶穌聖嬰後,猶太王希律為了消除潛在的「猶太人君王」,下令屠殺伯利恆及其周邊地區所有兩歲以下的男嬰,這場殘酷的屠殺被認為是希律試圖消滅耶穌的一部分計畫。

教會視這些嬰兒為殉道者,因為他們是為了耶穌的緣故而被殺害的。教會在聖誕節後的「嬰孩被殺日」(Feast of the Holy Innocents)中紀念這一事件,以表彰這些無辜嬰兒的犧牲,象徵著無辜生命為信仰作出的見證。這幅畫作充滿了悲劇性與情感張力,表現了人類歷史中的苦難與信仰的力量。

《照片說明》:由 Francesco di Giorgio Martini 創作的著名作品,主題是《朱迪斯的故事》(Stories of Judith)。這幅作品是教堂內重要的鑲嵌畫之一,描繪了聖經中猶太女性英雄朱迪斯(Judith)的故事。

故事來自《舊約聖經》,Judith 以勇氣和智慧拯救了自己的民族,當亞述軍隊圍攻她的家鄉時,Judith 潛入敵營,利用計謀斬殺了敵軍將領赫羅弗尼斯(Holofernes),結束了對她民族的威脅。這個故事象徵著正義戰勝邪惡,也是對信仰和勇氣的頌揚。

Francesco di Giorgio Martini 的鑲嵌作品運用了大理石拼接技術,以細膩的線條和優雅的構圖再現了這個英勇的故事。畫面中刻畫了 Judith 英勇行動的場景,並運用黑白大理石對比來增強畫面的視覺效果。這幅作品展示了羅曼式與義大利哥德式風格的完美結合,既具有中世紀的莊重感,也展現了文藝復興時期逐漸興起的藝術精緻度。

《照片說明》:Storie di Iefte(《耶弗他故事》)是聖經《舊約》中的一個著名故事,通常被描繪在西方宗教藝術中,Jephthah 是以色列的一位士師,他以非凡的勇氣和領導才能為以色列人擊敗敵人,拯救了他的人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在聖經的記載中,Jephthah 他為了打敗亞捫人,向上帝許了一個莽撞的誓言:如果他勝利歸來,將把自己家中首先出來迎接他的人獻祭給上帝。最終,迎接他的人竟然是他的女兒,這使得耶弗他深感痛苦,但最終他仍然實現了他的誓言,這段悲劇成為了聖經中令人心痛的故事之一。

鑲嵌地板畫描繪 Jephthah 的故事場景,特別是他許下誓言及其女兒迎接他的那一刻,這種主題經常用來表達信仰與犧牲之間的張力,以及人類面臨的道德兩難。Storie di Iefte 在宗教藝術中經常出現,特別是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教堂中,提醒人們對信仰的莊嚴承諾和犧牲的代價。

《照片說明》: Pinturicchio 所作的《智慧山寓言》(Allegory of the Mount of Wisdom)是一幅極具象徵意義的作品,其下半部分描繪了「財富」的化身。畫中的「財富」是一個赤裸的年輕女孩,她右手握著象徵豐富的「充足號角」,左手高舉一個充滿風的帆,象徵著財富帶來的短暫成功和不穩定性。她的姿勢不穩,右腳踩在地球上,左腳站在一艘無法控制的船上,船的主桅杆已經折斷,象徵著財富的脆弱和不可依賴。

在經歷了一次風雨交加的航行後,「財富」將一群智者帶到了一座多岩石的小島上,這些智者必須爬上一座陡峭且險惡的山丘,試圖在山頂找到象徵「智慧」或「美德」的女性形象。這位女性的左手向底比斯的哲學家 Crates 提供了一本書,而 Crates 將一個裝滿珠寶的籃子扔進海裡,象徵他拋棄了虛假的財富;她的右手則向蘇格拉底遞出一片棕櫚葉,象徵智慧的榮譽和勝利。

這幅地板寓言傳遞的信息是通往智慧的道路充滿了挑戰和誘惑,只有經歷試煉與磨難,才能達到真正的平靜與滿足,這一點由覆蓋著開花灌木的高原所象徵。而「財富」的頭頂刻有一段銘文,敦促觀察者去努力攀登那座險峻的山丘,表達了智慧勝過物質財富的深刻理念。

《照片說明》:下圖是 Erythraean Sibyl 神諭,她是古代的女先知,據傳主持著位於愛奧尼亞海(Ionia)的 Erythrae 地區的阿波羅神諭。根據古典傳說,這位女先知預言者由 Codrus 的兒子 Neleus 建造的 Erythrae 鎮掌管神諭事務,這個小鎮位於希臘 Chios 島對面。

Erythraean Sibyl 是古代眾多西比爾之一,以她的預言能力聞名,特別是她曾預言特洛伊戰爭及其後果。她的形象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經常出現在宗教藝術作品中,象徵著對未來的啟示和神聖的智慧。在這些藝術作品中,女先知通常被描繪為沉思或啟示性的姿態,展示了她們與神靈的密切聯繫。

庇護三世的教皇加冕禮 Papal Coronation of Pius III

下面這幅畫作是 Piccolomini Library 圖書館入口前,看得出來一堆遊客聚集排隊等候進入參觀。

這幅壁畫是 「庇護三世的教皇加冕禮」(Papal Coronation of Pius III),記錄了1503年10月8日在舊聖彼得大教堂前發生的重要事件。該壁畫紀念了庇護三世的加冕儀式,這是當時教會的一個重大歷史時刻。

這幅壁畫由 Pinturicchio 創作,然而在16世紀和19世紀期間,壁畫曾經被多次粉刷和重繪,致使一些原有的細節受損。直到1960年代,這幅壁畫經過了專業的修復,得以恢復其原始的風貌。

值得注意的是,在壁畫右下角的圍觀人群中,出現了身穿紅色長褲的年輕拉斐爾的形象。據說拉斐爾曾與 Pinturicchio 合作參與過圖書館的壁畫創作,因此這幅畫中的這一細節被認為是對拉斐爾的一個特殊致敬。這幅壁畫不僅展示了教皇加冕這一宗教儀式的莊重和神聖,同時也融合了藝術家對人物細節的精湛描繪,體現了當時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風格和技法。

六角圓頂

大教堂的設計和建造是在1215年至1263年之間,是較早的建築。它的形式是帶有略微突出的鏈節的拉丁十字架,圓頂和鍾樓。圓頂從帶有支撐柱的六邊形基座升起,圓頂於1264年建成,圓頂上的燈籠由 Gian Lorenzo Bernini 添加。鐘樓有6個鐘,其中最古老的鍾建於1149年。

圓頂的頂部是由貝尼尼(Bernini)創作的鍍金燈籠,燈籠的金色像一輪太陽,為整個空間增添了莊嚴與輝煌。圓頂的內部由15世紀後期的視覺陷阱畫派繪製,藍色背景上點綴著金色的星星,營造出一種無限延伸的天際感。

圓頂柱廊上的裝飾由42位族長和先知的圖像與雕像組成,這些作品是由 Guidoccio Cozzarelli 和 Benvenuto di Giovanni 在1481年完成的,展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精湛繪畫技術。此外,圓頂下方的八個拱頂中的灰泥雕像則由 Ventura di Giuliano 和 Bastiano di Francesco 於1490年雕刻完成。這些雕像最初是彩色的,但在1704年進行了鍍金,使其更加華麗和壯觀。

以上參考: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ena_Cathedral

中殿圓頂

下圖是中殿的圓頂,個圓頂以其華麗的裝飾和精湛的建築技術著稱。圓頂採用了精緻的金色裝飾,形成蜂巢狀的結構,使光線在金色表面上反射,營造出輝煌且莊嚴的效果。圓頂頂部中央是一個藍天金日的設計,象徵神聖的光輝和天堂的力量,這在宗教建築中有著重要的象徵意義。

圓頂內的柱廊支撐著整個結構,這些柱子上飾有複雜的雕刻,體現了哥德式建築的典型特徵。圓頂內部裝飾繁複,充滿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元素,如天使雕像和宗教圖案,象徵著教會對信仰和救贖的追求。圓頂設計精妙,每個細節都充滿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既有對古典藝術的致敬,又表現了當時建築技術的高超。圓頂的穹頂與光線的巧妙結合,進一步增添了教堂內部的宏偉感,使人仰望時不禁感受到神聖與超凡的氛圍。

聖約翰洗禮堂的圓頂

下圖是大教堂左側的聖約翰洗禮堂的圓頂,和中殿的大圓頂完全不同的形式。聖約翰洗禮堂的設計與裝飾都集中圍繞著施洗者聖約翰的形象,這位基督教歷史中重要的聖人被視為最後一位先知,也是耶穌基督的先驅者。根據基督教教義,聖約翰受上帝派遣來為彌賽亞的到來做準備,他的角色在新約中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

洗禮堂內的核心是以聖約翰為主題的一座巨大的青銅雕像,這座雕像是文藝復興時期著名藝術家多那太羅(Donatello)的晚期傑作之一。多那太羅以其深刻的情感表達和細緻的雕刻技巧聞名,這座聖約翰雕像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雕像中的聖約翰形象充滿了力量和莊嚴,顯示了他作為預言者和精神領袖的崇高地位。

The High Altar with Tabernacle 高壇

下圖圖片是高壇與聖體櫃(The High Altar with Tabernacle),這座高壇由建築師 Baldassarre Peruzzi 於1532年設計建造。高壇上方的巨型青銅製祭器是由藝術家 Vecchietta 於1467~1472年間創作的,最初是為 Santa Maria della Scala 醫院的教堂所委託製作的,該醫院位於大教堂廣場的對面。這件祭器於1506年被轉移至西恩納大教堂,並成為高壇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壇兩側最上層的天使雕像則是由 Francesco di Giorgio Martini 在1439至1502年間創作的傑作,這些天使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術和優雅的姿態展現出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為整個高壇增添了神聖的氣氛和藝術價值。這些藝術作品不僅展示了當時藝術家對宗教信仰的詮釋,也為大教堂內的建築和裝飾增添了莊重與華麗感。

祭壇兩側的柱子上,由藝術家 Domenico Beccafumi 於1548~1550年間創作,這些燭台的造型為天使形式,展現了文藝復興時期對細節與形態的精緻雕刻工藝。燭台的天使形象以優美的姿態支撐著燭光,為整個祭壇增添了莊嚴的神聖感。

此外,Beccafumi 還在大教堂後殿的牆壁上繪製了代表聖徒和天堂的壁畫,這些壁畫部分在1912年進行了粉刷和修復,恢復了其原始的色彩和細節。主祭壇的後方懸掛著一幅巨大的畫作,由 Bartolomeo Cesi 於1594年創作,這幅畫作進一步加強了祭壇的宏偉氣氛。

大理石講壇

下圖是由 Nicola Pisano 設計的大理石講壇大教堂內的重要藝術作品,雕刻於1265年底至1268年11月之間,形狀呈八角形,由九根柱子支撐,這些柱子使用了不同材質,包括花崗岩、斑岩和綠色大理石,構造精美且富有視覺上的層次感。

講壇的雕刻風格融合了北部哥德式風格和古典影響。Nicola Pisano 在作品中展現了他對古典藝術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在人物形象的表現上,他的雕刻具備古羅馬雕塑的力量與優雅。同時,講壇的結構和裝飾也反映了哥德式風格的複雜與細緻。

講壇上的浮雕主要圍繞著基督教的核心教義,表達了與救贖和最後審判相關的內容。這些浮雕場景包括基督誕生、受難、復活和最後審判等重要的聖經故事,展示了Pisano 對神聖敘事的深刻理解。講壇上的每個細節,無論是人物的動態還是場景的安排,都展現出雕刻技術的高度成熟和對宗教精神的深刻表達。

以下參考: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ena_Cathedral

大理石講壇包含了七個精美雕刻的場景以及許多小雕像。這些場景中有三個場景講述了不止一個故事,且每個面板上擠滿了許多細緻入微的人物雕像。講壇的製作歷時三年,顯示了雕刻技術的卓越水準和藝術家的耐心與精湛工藝。

這七個場景描繪了耶穌基督的生平,從誕生到最後審判,這些場景都富有動作感和戲劇性。人物的雕刻充滿了細節,運用了強烈的明暗對比,使雕像表面呈現出豐富的層次與動感,能夠感受到敘事中的情感和力量。在講壇的中層,傳福音者和先知的小雕像象徵著人類的得救,這些雕像呼應了主題,增添了講壇的宗教意義。

這個講壇是西恩納大教堂內保存最早的藝術作品之一,其樓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43年,由 Bartolomeo Neroni設計建造。最初,講壇位於合唱團區域,後來才移至現在的位置。這座講壇不僅在結構和雕刻上具有深厚的藝術價值,還是一個表達基督教核心教義的視覺藝術作品,將信仰和藝術完美結合在一起。

Piccolomini Library 圖書館

Pinturicchio 在1503~1508年間,通過他的敘事天賦和對色彩的敏銳運用,創作了著名的壁畫系列,這些壁畫展現了教皇庇護二世(Enea Silvio Piccolomini)生活中的十個重要章節。Pinturicchio 和他的工作室通過出色的技巧,將庇護二世及其貴族的生活和工作,以豐富的大氣景觀和真實與想像相結合的服裝儀式,精緻生動地呈現在觀眾面前,充滿了鮮艷的色彩和細膩的細節。

歷史上,Enea Silvio Piccolomini 曾在政治和宗教領域發揮關鍵作用。作為一位調解人,他努力促成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三世與教皇國之間的關係和解,並成功安排了皇帝與阿拉貢的埃里奧諾拉的婚姻,以及皇帝在羅馬的加冕典禮。這些功績使他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和回報,西元1447年,他被任命為的里雅斯特主教,隨後於1450年成為西恩納主教。

庇護二世的政治才能和影響力使他在羅馬非常受歡迎,並且事業蒸蒸日上。1456年,他被提升為樞機主教,幾年後他當選為教皇,成為教皇庇護二世。Pinturicchio 的壁畫精湛地捕捉了這位教皇的輝煌事業,並通過華麗的色彩和生動的構圖,紀念了他的貢獻和成就。這些壁畫不僅展示了藝術家對敘事技巧的掌握,也成為了對庇護二世的讚美詩。

以下資料參考官網:https://operaduomo.siena.it/en/sites/piccolomini_library/ 還有 https://www.discovertuscany.com/siena/piccolomini-library.html

圖書館由教皇庇護二世的侄子、後來成為教皇庇護三世的樞機主教建造。當時的西恩納大主教 Francesco Todeschini Piccolomini 當選為教皇庇護三世,並於1492年左右開始著手建設這座圖書館。圖書館建於西恩納大教堂的北牆旁,原先是由牧師的房屋所佔用。

Todeschini 的建造靈感來自法國大教堂的傳統,當時的圖書館通常與教堂相連,作為學術和宗教研究的中心。此外,他還受到梵蒂岡圖書館的成立的啟發,這是教皇西斯圖斯四世(Sixtus IV)的重要舉措,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將圖書館打造成為學術和藝術表現的中心。這種理想強調了文藝復興時期對學問和藝術的重視,並試圖將這兩者結合起來,推動「現代時代」(Modern Era)思想的發展。

圖書館天花板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其金碧輝煌的壁畫,這些壁畫採用了典型的“奇異(grotesque)”風格,將閃閃發光的穹頂裝飾得富麗堂皇。天花板本身的主要矩形和半圓形結構以藍色、紅色和金色為主色調,並搭配了奇特的設計圖案,讓人留下了深刻的視覺印象。

壁畫中的故事內容豐富多樣,包括了一系列寓言人物、田園風光、酒神節(Bacchanalia)以及海洋狂歡者等場景,充滿了生動的動態感與藝術魅力。兩個較大的面板描繪了古典神話中的重要情節,分別是 黛安娜與恩底彌翁(Diana and Endymion) 和 被擄走的普洛塞庇娜(Proserpina),這些神話故事增添了壁畫的神秘色彩與古典魅力。

壁畫中的細節同樣豐富,例如有關庇護三世的家族象徵—紅衣主教帽子下的五個新月。此外,天花板中央的一個大型織布機的圖案更是整體設計的焦點,象徵了工藝和創造力。這些元素的結合展現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對神話、寓言和象徵主義的精彩詮釋,也體現了當時對藝術與文化多元融合的追求。

圖書館的壁畫展現了庇護二世(Aeneas Silvius Piccolomini)一生中的重要場景,這些壁畫覆蓋了圖書館四面牆中的三面,第四面牆則由窗戶構成。這些壁畫採用了“繪畫傳記”的方法,通過一系列以時間順序排列的關鍵事件,講述了庇護二世的重要生平。

在東北牆上,有四幅壁畫描繪了 Aeneas Silvius 的青年時期。在這些場景中,他被描繪成一個金髮飄逸的年輕人,這些壁畫包括了他離開巴塞爾議會、與教皇尤金四世和解的事件,以及隨後被任命為主教的情節。

東南牆上的兩個面板則展示了他在成為主教後履行職責的場景,這包括了他成為樞機主教的過程。最後,西南牆的四個場景描繪了他擔任教皇時的重要時刻,從加冕禮開始,直至他抵達安科納,並在那裡將自己的靈魂交給上帝。

這些壁畫通過細緻的敘事和豐富的色彩,生動再現了庇護二世作為教皇的生命歷程和他對教會的重要貢獻,同時也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對歷史和宗教人物的詮釋能力。這些壁畫不僅是對庇護二世的致敬,也是一個關於他如何影響宗教與政治世界的視覺記錄。

圖書館內部展出的精美的手工設計書籍,有興趣的人可以仔細觀察看看。若是對宗教藝術或美術繪畫有興趣的人,這個圖書館還真是一個大珍寶呢!因為遊記內容有點長,剩下的部份用另一篇文章再做介紹。

Pureing
Pureing

Je voyage donc je suis. 因為喜歡旅遊,所以分享喜歡的風景

文章: 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