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羅倫斯 Florence 漫遊(Italy)

這次的義大利中部 Florence 一共安排了五個晚上的住宿,一般人可能會覺得這裡可以住這麼久,應該整個城市都走遍逛夠了,其實我很心虛的說,一點也沒有。我把佛羅倫斯當作我義大利中部的主要據點,每天都搭車往返去各大景點一日遊,於是,我的 Florence 前後寫了幾篇遊記,都是某一景點的印象記錄,而這一篇就把五天之中,一些景點照片做個漫遊記事吧!

老橋漫遊

下圖是清晨的六點多的老橋 Ponte Vecchio,這裡除了一大清晨和半夜,幾乎都是遊客往來聚集,難得看到這樣商店還沒開門,遊客尚未出現,除了當地居民路過,或是跟我們一樣早起的遊客拍照留念。

同樣也是清晨六點多,站在老橋 Ponte Vecchio 上拍攝 Arno 河兩岸的景象,曾經一度我想找河岸邊的公寓,後來實在太貴便作罷。因為一直夢想早晚都可以站在窗邊或陽台,看到這條經過 Pisa、Florence 幾個主要中部城鎮的河流,一整個就是覺得很浪漫啊~~

由於我訂的住宿在老橋旁邊,所以從早到晚,都會看到老橋很幾次,但幾乎都是清晨和晚上,因為白天我都跑到別的城市去觀光了。我的旅遊一向都是自己隨興所致,美麗又充滿藝術氣息的佛羅倫斯-翡冷翠,我竟然沒有好好仔細品質它的文藝之美,真的很抱歉啦!

這是一大清晨六點多,我先去了領主廣場前,拍下來的舊宮 Palazzo Vecchio,去年沒有進去參觀,今年再遊佛羅倫斯,看到網友分享裡面的內容,還有上方高塔鐘樓,我打算這次要進入一遊順便登頂。沒辦法,

去年我一整個義大利行程,被朋友笑稱,有塔必登,有樓必爬,因為我實在好喜歡高處遠望天際線那種感覺啊~~

舊宮 Palazzo Vecchio

這兩座人物雕像是舊宮 Palazzo Vecchio 市政廳正門入口處的標誌,整座舊宮為羅馬式建築,托斯卡尼最宏偉的市政廳,俯瞰著領主廣場,舊宮早先最初也叫做領主宮,和另一座 Palazzo Pitti 碧提宮又叫新宮,有所區別。

不過兩座新舊宮,我去年都沒有去過啦~~嗚~~~我的佛羅倫斯應該會跟我的巴黎之旅一樣,每次參觀一座建築博物館,累積很多年,才會一一走完。這樣也有藉口,每次想到就來義大利走走囉~

下圖左側的人像是大衛像的複製品,米開朗基羅的原作保存在藝術學院畫廊。

傭兵涼廊(Loggia dei Lanzi)

下圖是領主廣場 Piazza della Signoria 必看的傭兵涼廊(Loggia dei Lanzi),毗鄰烏菲茲美術館藝術人像,可以算是免費的露天雕塑和文藝復興美術館,有幾座藝術人物雕像,可以再三見證義大利在藝術歷史上的演變和過程。

下圖上方最左邊的是《強奪波呂克塞娜》(The Rape of Polyxena)後層的人物雕像都是女性為主,下圖左下中間是《墨涅拉俄斯扶起帕特羅克洛斯的身體》(Menelaus supporting the body of Patroclus),右下最右邊是大力士 Hercules and Nessus。

以上參考: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佣兵凉廊

這一尊人像色澤完全不同,是 Perseus with the Head of Medusa 是一座 16世紀中期的青銅人物雕像,和後面其他白色大理石雕完全不一樣的外觀。主要是描繪 Perseus 斬首 Medusa 的神話故事,Medusa 是一個醜陋的女妖,她的頭髮變成蛇,任何看著她的人都變成了石頭。

Perseus 赤身裸體地站著,除了一條腰帶和帶翅膀的涼鞋,手舉著蛇形頭部的 Medusa 取得勝利,而她的身體從她斷掉的脖子上流血,雕塑的底座則是 Perseus 的腳踩在被殺的 Medusa 的無頭屍體上。這座雕像被認為是自古典時代以來的第一座雕像,因為在當時的背景,近半個世紀以來,青銅器一直沒有被用於紀念藝術作品。

以上參考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rseus_with_the_Head_of_Medusa

Medici 家族

其實在這裡的藝術作品加上佛羅倫斯和當時的貴族領主 Medici 家族,有許多歷史故事可以了解,在15世紀時,佛羅倫斯是歐洲最大的城市之一,被認為是富裕和經濟上的成功。儘管如此,所有居民的生活並不是田園詩般的,其中財富差距很大,主要財富都掌握在貴族的手中,其中 Medici 家族是佛羅倫斯15世紀至18世紀中期在歐洲擁有強大勢力的名門望族。

Medici 家族的財富、勢力和影響源於經商、從事羊毛加工和在羊毛紡織公會中的活動。然而真正使 Medici 發達起來的是金融業,Medici 銀行是歐洲最興旺和最受尊敬的銀行之一。Medici 家族以此為基礎,開始是銀行家,進而躋身於政治家、教士、貴族,逐步走上了佛羅倫斯,義大利乃至歐洲上流社會的巔峰。

Medici 家族的政治資本就是巨大的聲望,至少在形式上保持了佛羅倫斯的獨立和自由。然而其家族雖然在社會高階層社群享有顯著的影響力,但也因為與基層社會的隔閡漸深,最終導致他們的統治基礎及地位始終處於相對不穩固的狀態。到了十八世紀最後一代 Medici 家族沒有留下後代繼承人,加上時代背景的變遷,開始沒落。

Medici 家族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收藏品,現在還保存在烏菲茲美術館,Medici 家族使用過的碧提宮等等建築物也大多在佛羅倫斯市內完好地保留著,能夠留下這些供後人景仰的藏品和建築。除了在藝術和建築方面的成就,該家族在科學方面也有突出貢獻,贊助了達文西和伽利略這樣的天才,這些驚人的成就使得 Medici 家族被稱為文藝復興教父。

以上參考: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7%AC%AC%E5%A5%87%E5%AE%B6%E6%97%8F

所以若對整個佛羅倫斯文化藝術建築有興趣的人,可以去了解一下這個佛羅倫斯中世紀文藝復興時代的重要人物– Medici 家族,相信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貴族歷史故事。有一部英國電視劇集 Medici: Masters of Florence 美第其家族,又叫做翡冷翠名門,是 2016年開播的一部連續劇,就在以 Medici 家族為主角的歷史故事,一共播了二季,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網路找看看,研究一下內容。

聖母百花大教堂

參觀完清晨的領主廣場後,我往聖母百花大教堂移動,此時街道上都是商店送貨車輛,清潔打掃人員,或是居民上班族路過,偶爾幾位早起旅遊的遊客,跟一般印象遊客大筆擁入聚集的情景,完全不同。

抬頭看一下教堂正面,複雜的裝飾彩繪,還有各式人物雕像在上方,真不愧是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藝術建築鉅作。所以當時我選擇住宿地點時,放棄火車站周圍,而以舊橋和 Arno 河流附近為主,就是想說若早晚有空,可以出來走走看看,避開遊客聚集的時段,雖然後後來行程規劃也完全跟初期不同,至少清晨走訪舊市區,也算是一個收獲。

走到大教堂側面,有一對新人正在拍婚紗照,清晨出來很容易看到這些場景,還頗有趣的。

遠遠地拍到了新人準備拍婚紗的畫面,而百花大教堂的建築和圓頂當作背景,清晨光景陽光不強,畫面感覺很柔和。

關於百花大教堂的遊記,我已經寫在另一篇裡,有興趣的再去看看吧!  情迷翡冷翠 Firenze(Italy)https://pureing.tw/xuite-587400682

這些年也很流行自助婚妙,不少網路部落文章都分享如何去歐洲自助旅遊拍婚紗,也是目前很熱門的自助主題之一。

百花大教堂外觀進行整修工程,歐洲旅遊經常會遇到百年歷史建築進行整修,記得第一次去維也納大教堂,它有部份外觀看不到拉起圍幕在施工,接著陸續十多年去了四次,一樣的情景,每次都在施工維修,唯一差別是不同部位的整修工程。所以我們拍到的旅遊照片像下圖這樣,有施工鷹架和部份拉起布幕封鎖也不奇怪了。

義大利之旅算是我對歐洲藝術建築有個全新認識的一個特別國家,教堂建築我在歐洲也見過不少,不過能像義大利這樣,聚集眾多藝術家,繪畫家,科學家,以及文學家和建築師等等,許多歷史上知名的人物,造就了後世人可以欣賞參觀的文學藝術創作,實在是很驚人。

這一天的行程是參加了大半天的托斯卡尼莊園作菜之旅,有興趣的人可以閱讀我去年寫的文章,十分值得一試,體驗當地飲食生活的另類感受。

托斯卡尼農莊做菜體驗跟團一日遊(Italy)https://cht.tw/x/v0oxb

聖十字聖殿前

大概下午三點多結束做菜體驗行程後,大巴士載我們到了佛羅倫斯的聖十字聖殿前,其他旅伴就自己去逛自己的了。我一個人留在聖十字廣場前,走走看看,發現眼前這座教堂也似乎不錯,看看時間還夠就買了門票進去參觀看看。

聖十字聖殿 Basilica di Santa Croce ,羅馬天主教的一座次級聖殿,位在百花大教堂東南方八百公尺距離的聖十字廣場上。

這個地點原是城牆外的一片沼澤地,然而在這座教堂中,安葬著許多位最傑出的義大利名人,例如米開朗基羅、伽利略、喬瓦尼·詹蒂萊(Giovanni Gentile)、羅西尼和馬可尼,因而被稱為「義大利的先賢祠」(義大利語:Tempio dell’Itale Glorie)。

換言之,這裡是一座名人塚。其實它這裡曾安葬許多名人之事,我根本不知道,是回來之後看資料才知道的~~早知道就好好研究資料,有那幾位名人安葬於此了。

這裡算是除了領主廣場、聖母百花大教堂周圍廣場之外,面積範圍大又聚集的文化歷史中心區域。不過午後的天氣似乎有點陰沈,天空烏雲密佈,感覺有點要下雨的樣子。也可能因為這樣,一天是我覺得氣候最悶熱的一天,溫度不高,但是濕度不低,空氣中也是一股沈悶的氣味。

不過這裡參觀的遊客沒有百花大教堂或是烏茲美術館那樣多,大排長龍的景象倒是沒有,我幾乎沒有排隊,買了一張八歐元的門票,就入內參觀了。

只是以前參觀歐洲其他地點,很少需要行李安檢,這裡無論是那個地點,因為都是數一數二的歷史文化遺產或建築物,為了安全起見,所有參觀遊客都要檢查隨身行李,我就覺得有點小小不便,每天出門都要儘量簡化出門裝備,才不會安檢時背包東西一大堆添麻煩。

佛羅倫斯聖十字聖殿 Basilica di Santa Croce 是世界上最大的方濟各會教堂。它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擁有16個小聖堂,其中許多小聖堂都裝飾著喬托及其學生創作的壁畫,以及墓穴和紀念碑。傳說聖十字聖殿是西元 1228年由聖方濟各本人親自創建,由該城幾個最富有的家族出資建造,在西元 1442年,教宗為這座教堂祝聖。

這座建築的設計反映了方濟各會簡樸的風格,平面布置為埃及式或 T 型十字架(聖方濟各的一個標誌),長115公尺,一個中央走道和2條通道被幾排八角形柱子隔開。南面是一座修道院,其建築部分保留下來。在官網上有依幾個參觀區域劃分為:聖器室,帕齊教堂,修道院,地下,鐘樓,大殿,廣場,歌劇博物館。

以上參考:維基百科中文版資訊

一開始進去看到的就是大殿,內部有一些區域正在進行維修工程,也可能因為這樣,所以我有些地方沒有參觀到。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殿中央前方主教堂的祭壇和十字架,由於這個教堂受到當時的貴族阿爾伯蒂家族所支持贊助,大約在西元 1380年,Agnolo Gaddi–更著名的 Taddeo 的兒子和 Giotto 的最後一個追隨者,用真正的十字架傳奇製作壁畫。

這些故事畫得非常生動,是以 Jacopo da Varagine 寫的題為“金色傳奇”的書為基礎的,以閱讀的順序循環,描述了發生在聖十字架上的許多事件,從右側牆開始從頂部到底部。燈光通過彩色玻璃窗進入,大部分都是按照 Agnolo 和他的工作室的圖紙製作的。

上面是我在教堂的官網查到的資料,我個人很喜歡這部份的建築裝飾風格,和我以往看到的教堂壁畫不大一樣,記得以前在瑞士半自助旅遊團,導遊介紹了不少濕壁畫,不過眼前這個只能說歎為觀止,極為精致細膩的風格。

我個人對藝術歷史並沒太多涉獵,純以個人欣賞的角度來看這座大教堂。個人的感想是義大利的教堂受到不少文藝復興風格影響,僅管有些建築呈現簡單風格,但是在內部的裝飾彩繪仍可以看出這個古羅馬帝國的歷史文化影響。

站在大殿一則觀賞又是不一樣的感覺,白色簡易風格,面積 115.43 x 38.23公尺,標誌著藝術和工程路徑的一個基本階段,看到的有薄牆體在中殿內部,並且由拱支持八角柱形,此一風格有早期基督教的羅馬式長方形教堂。其中 Arnolfo lavorò 花了很長的時間,但規模更大的無限性,結構性矛盾構成,以當時的技術能力提出了挑戰,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以建築城市大教堂主體巨大挑戰的重要先例。

以上參考:維基百科義大利文版 https://it.wikipedia.org/wiki/Basilica_di_Santa_Croce

起初,聖十字聖殿安置了住在該區的家庭成員墳墓,之後在十五世紀,通過決定也成為共和國總理 Leonardo Bruni 和 Carlo Marsuppini 的墳墓,成為傑出的佛羅倫薩人的記憶的守護者。之後致力於建造於1564年的米開朗基羅紀念碑,和後來為伽利略製作的紀念碑,激發了當時的詩人 Ugo Foscolo的靈感 ,他在1807年” I Sepolcri “的詩中,稱聖十字聖殿為“意大利神廟的榮耀”,標誌著它從佛羅倫薩的萬神殿變為義大利人的萬神殿。

所以,教堂有時可以看到一塊地上紀念碑圍起來,就是這些歷史上的名人安葬的處所。

聖十字聖殿曾經遭遇到一場水災侵襲,西元1966年,阿諾河淹沒了佛羅倫薩的大部分地區,也包括了這裡,河水進入教堂,帶來泥沙污染和取暖油,對建築物和藝術品的損壞十分嚴重的,後來經過了幾十年的修復,直到現在我看到的模樣。

在大殿兩側有不少紀念碑或雕像,其中這個是 Giorgio Vasari 所設計的米開朗基羅之墓。

此為但丁的紀念碑。

這是一位義大利知名戲劇家 Giovanni Battista Niccolini。關於這些大殿兩側的名人之墓碑介紹,我發現一個網誌介紹更清楚,建議可以去看看內容。 Florence︰聖十字聖殿.Basilica di Santa Croce http://jingxuan.tw/2013-11-17-1262/

因為大殿兩旁有部份正在整修之中,所以有的紀念碑或墓沒有看到,不過真是極其有幸目睹歷史畫作正在修復師手下,進行維護工作,看得出來修復動作極為仔細又小心,這些藝術畫作才得已保留給後世觀賞。

有時覺得沒有作功課的下場就是參觀了什麼,根本搞不清楚,上網查了之後,才知道以下照片是”聖器殿”,是一間大型聖器收藏室,其中保存完好的壁畫和原有的14世紀家具。在旁邊的窗戶旁,也有大型拱形頂圍繞的宗教壁畫,有趣的是仔細觀察會發現,這裡習慣使用偏重金色強調的方式,底色用藍色系為底,將聖經故事繪製於其上。

壁畫由Giovanni da Milano(有些人認為是 Spinello Aretino)所畫,時間在西元1363 ~1366年之間。右牆呈現瑪利亞的故事,左邊是聖母故事,下半部分由 Matteo di Pacino 完成。這些作品中溫暖和蒼白色彩範圍的豐富性明顯可觀(與當代佛羅倫薩畫家不同,更忠實於強烈的色調–紅色和藍色),光滑和微妙的陰影表面,雄偉和復雜的場景。

以上參考:維基百科義大利文版

這裡是歌劇院博物館,這個地方曾經是食量,一個巨大的長方形房間由天花板和木樑覆蓋,建於13世紀上半葉,照片最後面的壁畫是最後的晚餐。西元1966年11月4日,阿爾諾河被洪水淹沒,聖十字教堂的水位達到5公以上,油泥混合嚴重破壞了許多藝術品,被黃色斑點毀壞,壁畫的拆卸,修復和更換是必要的。

下方照片上方是美蒂奇教堂,右下是教堂內部通道,左下是應該是歌劇博物館內的聖十字架,十字架在表面上損失了60%的油漆,成為洪水的象徵。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找有沒有關於聖十字聖殿的網路資訊文字,我個人覺得十分值得好好研究一下。

更清楚的聖十字架照片,吊掛在一側的牆上。

在主殿旁邊的修道院庭園中有三個迴廊:主要的一個叫做“ Arnolfo 的迴廊”,第二個名為“ Brunelleschi 的修道院”和一個較小的“古修道院”。修道院由一座與教堂相交的建築分為兩部分,並與歌劇博物館相連,由於許多葬禮紀念碑被放置在這座建築的中央部分,修道院被稱為“死者修道院”。

在其中最小的修道院被稱為古老的迴廊,因為它與 1250年代後的聖十字聖難殿建築的第二階段相連。

後來,我沒有步行離開聖十字廣場,因為買了一張佛羅倫斯巴士一週無限搭乘卡,就隨意搭了一條路線,最後終點停在新宮–碧提宮,這座宮殿此次沒有時間到訪,或許之後我再訪佛羅倫斯,會有機會入內參觀。這篇文章沒有打算介紹完整的佛羅倫斯,只是用一種漫遊的方式,記錄當時的記憶。

Pureing
Pureing

Je voyage donc je suis. 因為喜歡旅遊,所以分享喜歡的風景

文章: 695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