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中部一日走透透(上部曲)–Orvieto,天空之城 Bagnoregio(Italy)

這次去義大利旅遊一共停留了三個地點:米蘭,佛羅倫斯和威尼斯,米蘭只停留了一天,主要是交通轉接點之用(巴塞隆納搭機飛米蘭比較划算)。佛羅倫斯、威尼斯則各待了五天,但是佛羅倫斯的五天行程竟然被我塞得滿滿的,真的和我當初一開始的想法完全相反啊–原本去年化療完很高興訂了機票(其實是還沒最後一次化療就訂好了),當時的想法是這次旅遊一定要很悠閒啦…..結果好不容易找到一間不錯的 Airbnb,可以達到悠閒度假的目的;但是到了當地之後,我竟然仍是每天早出晚歸的拼命走透透,一點都沒有悠閒啦!而這篇遊記行程(上下篇)也是時間不夠情況之下,硬把人家二天的行程塞成一天走完,而且我並不是自駕,而是搭大眾運輸和包車。不過我事後覺得十分值得,因為我把義大利托斯卡尼艷陽下的夢想之旅完成了,哈哈哈

這一天的行程主要分成兩段:前面是 Orvieto 、天空之城 Bagnoregio,主要是搭大眾交通工具–火車和巴士; 後半段托斯卡尼則是包車和巴士解決。

下圖就是當天一個最有成就感的景點:天空之城 Bagoregio,我看到了,也走上了這條天空之城的入城通道了。

事先查好也購妥火車票:從佛羅倫斯到 Orvieto 的火車站,早上六點多出發,大概二個小時多,上午九點就可以抵達。預定計劃是先去 Orvieto 山城逛逛參觀,主要有地下城之旅 ( Orvieto Underground Tour)和 St.Patrick 地下水井,然後中午再搭巴士去天空之城 Bagnoregio。沒錯,計劃很完美,但是當天卻發生了嚴重的失誤,當天早上六點出門了,結果 Airbnb 一樓出入口的大門打不開,沒錯,試了半天沒有辦法開門。於是,就這樣浪費了二十分鐘無法法開門,等到順利解決之時,火車也趕不上了。當下我的心都涼了,因為下一班火車是九點多,到了 Orvieto 就中午了,也不用去參觀地下城和水井了。也不知道我當時到底在堅持什麼,我就是非常想完成這一整天的行程,當下決定先搭巴士去 Siena ,然後再看看有沒有交通工具去 Orvieto,於是我們就這樣迂迴的方式,最後趕在上午 10點多 抵達 Orvieto,比預計晚了一個多小時(還有多花了一筆不小的車錢),最後總算順利參加了 Orvieto Underground Tour。

下圖是 Orvieto 和天空之城 Bagnoregio 二地之間的交通巴士時刻表,車票必須在火車站的小店購買,而且最好買來回票,因為天空之城那裡好像沒有地方可以買票。我們當天只買了單程票,因為沒有打算再回 Orvieto,而是直接從天空之城 Bagnoregio 包車到托斯卡尼一遊。賣巴士票的店員還以為我們搞錯了,重覆確認了二次,我們只買單程票,當時一張巴士單程票好像是 2.2歐元。

因為 Orvieto 是在山城上,最快的方法就是搭登山纜車上去,在火車站 Kiosk 買來回票,一張來回票是 2.6歐元,還可以搭乘城鎮內的巴士接駁車,和纜車車班時間大概都有配合好。Orvieto 位於幾乎垂直的火山凝灰岩懸崖之上,城牆完全用同一塊石頭建造。Orvieto 同時也是一座古城,於上古時代已有人聚居,至公元前三世紀,被古羅馬人征服。到中世紀,又先後被哥特人和倫巴底人所控制。一直到十世紀,獲得了自治市地位,文藝復興時代屬教皇國領土,直至1860年,為義大利王國一部分。(以上參考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奥尔维耶托

由於這座城市位在海拔高度三百公尺的岩石山上,因此往四周望去的景觀也十分精彩,我們在纜車上方山城入口駐足,拍下了以下的景色畫面。

畫面中間的有高速公路和火車鐵道,若細心等待還可以看到行駛通過的義大利火車,這個地區也是優良葡萄酒產地,同時松露義大利麵為特色菜之一,形成一個獨特的美食酒鄉地區。

站在山城上四處遠眺真的很棒,我們在這裡逗留了好一會兒,在登山纜車站附近還有一個特殊景點:St. Patrick 水井,原本也是我的目標之一,但是時間實在不夠只好放棄。我把官網介紹的資料簡單做個介紹:St. Patrick 水井在西元 1527年開始建造,以確保在該城市在遇到軍隊圍城時,不致於發生水源不足問題。在西元 1537年 建造完成,這是一項艱鉅的工程,首先要對地質水文仔細研究,找到最適合到達粘土層的位置,並用磚塊覆蓋部分牆壁以獲得更好的密封效果。水井的構造為圓柱形穿孔設備,深 54 公尺,直徑13 ,獨特的雙螺旋坡道建築設計,使得用於水中的生物不會沿著248階梯的雙向行進形成阻礙; 72個窗戶允許光線通過,和岩石洞口形成特別的光影變化。井的外部呈現在懸崖周圍的山丘的背景下,兩個完全相對的開口,供上升或下降的人使用。 在這個水井特殊設計下,拍攝豐富的照片以捕捉所有的視角和燈光效果,以及在牆壁上反射的聲音迴聲。

這次沒機會攀登地下水井,看來等到某年有機會再遊時,再一探究竟了。

這是 Oriveto 山城的地圖,火車站和登山纜車在地圖右上方。登山纜車山頂站旁邊是一座碉堡,為  La Fortezza dell’Albornoz,古時是軍事防禦之用,現在為一般大眾都可以使用的休憩公園。

上午十點多的山城遊客尚不多,從纜車站步行到舊城區中心約一公里,此時天氣不錯,不算熱,走在街道上感受到古城的小鎮氣氛,十分自在。

小鎮的街道上偶爾看到一輛停泊的黃色小汽車,色彩和後方的房屋超搭配的,義大利最吸引人的就是這樣的小鎮風光。

薰衣草相關產品專賣店,店門口的擺設就是一幅鄉村風情畫,增添了一點點義式浪漫。

其實我很喜歡在早上遊客還沒湧入時參觀小鎮,清清爽爽的街道,餐廳還沒開張營業,小商店則是剛開門準備營業。走在遊客不多的街道上,還可以拍照兼賞景,只是我的時間不多,因為要趕著參加上午11點的地上城之旅 Underground Tour ,只能匆促拍下這樣的隨手街景,不能好好欣賞有點可惜。

下圖是 Orvieto 舊城區中最顯著的地標– Duomo di Orvieto 主教堂,遠遠望去就是黑白條紋相間的大理石建築物,感覺跟 Siena 大教堂外表的黑白條紋很相近,這是義大利中部的一座羅馬天主教主教堂,以外表來看規模龐大,在西元 14世紀建造,目的為了紀念一塊祭壇的神跡聖布。

這座主教堂真的格局佔地不小,我的相機不是廣角鏡頭,為了拍到下方遊客和教堂的比例對照,只好把上方的哥德式塔頂犧牲在鏡頭畫面中。

說真的,我出發前沒有認真做功課,當時紙本資料印象只知道此地大教堂值得一遊,但是沒有放太多心思於此。因為一開始我就把目標放在地下城之旅,由於地下城開放參觀時間有限,我只能把時間選擇在參觀地下城。結果到了 Orvieto 山城中央的主教廣場時,抬頭一看這一座高聳壯觀的大教堂,實在有點惋惜時間不夠無法參觀 Duomo di Orvieto 主教堂內部。

這座羅馬天主教堂的哥特式外觀是中世紀晚期的偉大傑作之一。山形牆的外表有別於一般傳統歌德式尖塔教堂,它的外觀設計可以說是托斯卡尼哥德式風格,受到 Siena 大教堂 和 Florence 大教堂設計不小的影響。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它的金色正面,由大型淺浮雕和雕像裝飾, 把聖經故事表達於此,而山形牆的中央上方還有青銅雕像,十分特別的設計。

時間不夠的緣故,只能拍下幾張照片留念,留待以後有機會再一遊了。

下圖就是我到訪 Orvieto 最主要想參觀的景地–地下城之旅 Underground Tour,只是它的售票處不好找,因為剛好在旅遊服務中心隔壁,一開始我們走錯地方,才知道隔壁才是 Undergroud Tour 的售票處。一張英文解說導覽行程的門票價格是6 歐元,參觀時間大約 50分鐘左右,由解說人員帶領進入地下城所有地,平時不對外開放參觀。

Orvieto Underground Tour 地下城之旅是看到網路上網友介紹,我才知道有這樣的景點。它主要的開放時間在每天的 11:00, 12:15, 16:15, 17:00 四個時刻,但是到了旺季(如夏天)則是 15分鐘就有一個梯次導覽行程,入場卷購買在主教廣場上的  Piazza Duomo nr 23 ,地理位置大概就在 Orvieto 羅馬主教堂的正面左前方,我原本打算參加 11:00 的第一梯次,後來實際參加的是上午 11:15 的梯次,一張門票是 6歐元。我們跟著英語導遊走到了主教廣場旁邊公園旁的一處鐵柵欄前,就是 Orvieto Undergound 的入口,平時是鎖上不對外開放,只有跟著行程導覽解說人員才得以進入。

這裡面算是 Orvieto 的地下城,而這個位在火山灰和凝灰岩形成的山城已經有三千年之久,但是由於它的地質脆弱,經常還是會發現山崩、滑坡或地質震動。並且由於地質太脆弱,甚至用指甲都能将其刮出痕跡,但也因為這個原因,當地居口心在此挖掘、打洞、開闢了一個又一個,甚至成千上日的地下石窟。Orvieto 地下城擁有超過1200個隧道,畫廊,水井,樓梯,採石場,酒窖,意想不到的通道,蓄水池,甚至到現在還是仍然保存著,在當地居民住家中的地底下,屬於私人所有。而這個地下城是唯一可以對外開放參觀的。在中古世紀期間,許多貴族家庭在戰爭圍攻走入地下地,由軟岩雕刻的秘密隧道躲避,逃離高架城市的一個方法,而地下隧道將從城市底下通往外面,直到在離城牆有一段距離的安全出口處。

在整個 2500年的歷史過程中,當地居民們通過迷宮般的開放式洞穴挖出凝固的岩石。不間斷的挖掘之下,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地下城,由城市結構下方的大量洞穴交叉和重疊組成,Orvieto 居民自從城市起源於 Etruscan 時代以來,已經開展了大量的日常活動。在 20世紀 90年代重新投入公共使用,在大約1200個地下洞穴中,主要有兩個重要的地下洞穴的編號 536 和 6 ,也是 Undergound Tour 所參觀的二個地下城洞穴。

首先看到的是 No.536號洞穴:大型縱橫交錯的地下隧道,這裡有大型保存完好的橄欖油榨汁機和一些石磨的遺跡,其中一個可以追溯到西元1697年,一個面向壓力機的房間,加工前留下橄欖殘渣的石缸之一,還有其他周邊區域:酒窖、馬厩、壁爐和水道。在這個大洞穴的交錯格局空間中,面積超過850平方公尺,其中有一個神秘和不規則的房間序列相互連接,這是一個大型的火山灰採石場,而挖掘的方法是完全沒有事先規劃隨意挖出來的空間。

上圖即為編號 536的地下洞穴,下圖為其中的橄橄油榨汁機,甚至這裡還可以保存大量橄欖油製品,形成一個天然的儲藏室。

科學家發現 Orvieto 城市地下石窟洞穴數量如此龐大,在他們研究探索之時,必須按照洞穴種類、挖鑿時期等各類標準,將洞穴分類登記。總共1200個石窟被發現,這個數字雖然驚人,卻只是對科學家工作的一種簡單量化。這個數字不能表達研究人員在探索過程中的震驚,因為還有許多更讓人想像不到的事。例如,在通往水井的狹窄隧道中,電子火把突然熄滅。或者用繩索沿直徑不到一米的洞口向下攀爬,下墜35公尺後,突然有碎物從上扔下來,沒人知道何時這些碎物會掉來下、或者是誰扔下的。或者在探索途中,兩條隧道消失在黑暗之中。科學家們用鉛垂線和一個特殊的地下搖擺工具來探索隧道,但隧道卻突然終止了。古代的挖掘者們在此停止了挖掘,這是為什麼?答案無從所知。在地面上,城市生活日復一日地繼續著,殊不知就在城市底下,僅幾公尺之遠,一位研究人員正戴著頭盔,爬過滑坡所打開的一條通道,小心翼翼地撥開不穩定的大石,在幾個世紀的黑暗後,再次將其照明,往水槽裡打量去,再次見到公元前5世紀的伊特拉斯坎人所精心搭砌的凝灰岩方石。洞窟學家和考古學家的通力合作,使奧爾維耶托地下的石窟得以重見天日,也使得對地下城進行系統科學地研究成為了可能。(以上資料來自:https://www.orvietounderground.it/index.php/zh/奥尔维耶托地下城/发现之旅-the-discovery )

這個即是當時的石磨設備。

在這個地下隧道中偶爾會發現頭頂石壁上,以及地面下方有垂直的洞穴,大小只能有一個人通過,實在很難想像當時建造這些洞穴的人,是怎麼設計出來的空間,以及組成這樣的 Orvieto 地下城。

接著進入另一個較小的6號洞穴探索,通過一系列的洞穴,狹窄樓梯和隧道,和剛上的 No. 536 號洞穴又是完全不一樣的形態 。沿著挖出的凝灰岩中的一條線彼此靠近的方形小洞,一開始導覽人員還要遊客猜它們是什麼東西,有何用途,大家猜了半天,糧食存放,橄欖油存存,結果最後的答案實在讓人完全想不到,竟然是用於養殖鴿子的空間,方形的小洞是給他們築巢的地方,從 Etruscan 時代開始使用,還可以供儲水之用的水缸,並且這些方形空間都是位於懸崖邊緣,為了使鴿子能與外界接觸所需。

下圖方形小洞就是養鴿子的空間,很難想像吧,導覽人員不講答案之前,沒有人猜得是是鴿子的巢穴。

整個 No. 6 號洞穴主要是飼養鴿子的地方,空間或規模比剛才的 No.536 號洞穴較為不同,主要設計都是以動物進出為考量的路線移動方向。甚至有的階梯走道十分窄小,若是體格稍微壯碩的人,想要通過還有點困難。

導覽人員帶領大家走過這樣一個又一個養鴿子的房間,空間都不大,由一個個走道階梯連接起來,是我完全沒有想過的一種地下城生活方式。

下圖就是標準的養鴿房設計格局。

最後這是即將離開地下洞穴前,一個對外開放的洞穴窗口,讓鴿子可以出入,也可以有陽光照射進來。而我們都注意到外面山下的綠地中,有一個很漂亮的建築,有人問了導覽人員說,那裡是一個五星級的飯店所在位置,大家看了一下它的周圍環境,果然實至名歸的五星級度假地點啊。

其實 Orvieto 還有一個地下洞穴  Pozzo della Cava :在 Orvieto 中古世紀的中心,山城的後方,有典型的中世紀酒窖,用於生產和儲存奧維多著名的葡萄酒; 還有中世紀用作陶瓷車間的窯爐,以及當做地下的蓄水池等,算是一個中古世紀的小型博物館。在非週一時間的9:00-20:00 有對外開放,門票是 3歐元,詳細網址:http://www.pozzodellacava.it/grotte/quando/index.html

因為還要趕中午 12:55 前往天空之城 Bagnoregio 的巴士車班,我們參觀完地下城後,隨即離開回到 Orvieto 火車站。順利搭上巴士車班,我用手機拍了幾張路上風景,這裡算是義大利中部的 Umbria ,與托斯卡尼毗鄰。Umbria 多山和丘陵,Appennini 山脈貫穿全區,義大利第四大湖——Lago Trasimeno位於其中。全區最高在海拔2,476公尺的 Mt. Vettor),這個地方植被植被豐富常青,自然環境優美,素有義大利的綠色心臟之稱(Il Cuore Verde d’italia)。而橄欖油和葡萄酒也是這裡重要的經濟作物,因為搭車沿途都可以看到這兩種植物。

巴士車程約 20多分鐘,只是抵達 Bagnoregio 小鎮中心,再步行通過小鎮前往天空之城,可是一條不算短的路程,長度大概有二公里,我們大概下午 1:30多抵達小鎮,再步行到天空之城大概要至少半小時,來回就一小時了,我訂的托斯卡尼包車是下午2:40 (後來發現天空之城太遠很耗時,我出發前還跟包車公司延後至下午 2:50),結果害我走到快喘不過氣,一個小時迅速快閃的天空之城一遊。

下圖是我們步行通過小鎮的街景,正午過後,非週末假日,街道上很安靜,一點商業氣息都沒有。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天的行程,我們的三餐早中晚,都是精簡帶過,還好跟我同行的那位旅伴沒有怨言,完全配合,不然若是一般人這樣趕行程,恐怕連飯都沒有得吃,可是會埋怨我的。

總算皇天不負苦心人,我心心唸唸的天空之城,總算到了。

真的是天空之城,我一開始也沒想過會來這裡,一直到出發前半個月才開始有到此一遊的想法,無論如何我還是來了。

原先以為看到天空之城在眼前,一下子就可以走到入城那條高架步道上,結果完全不是啦!還要再從停車場往下去,至少十分鐘的路程,走到我邊看手錶邊計時,因為三點以前一定要趕回巴士站,包車要來接我們的。早知道就回他們約在天空之城的入口,我就不用走得這麼趕又累了。

因為時間不夠,旅伴不打算花上一筆入城步道的費用,平時是 3歐元,週末假日是 5歐元。我是打算來了就一定要走上這條步道,僅管時間不夠,我還是想上去至少走一小段看看,還好那天遊客不算多,是平常日只要 3歐元,我就排了半天的隊伍買到入場券(因為前面一個西方女生沒有歐元現金,在掏錢掏半天,害我等了大半天才買到票)。於是,我走上來了,天空之城 Civita di Bagnoregio ,為什麼要這麼堅持,因為我就是在想這樣的畫面啊。

時間不夠只好走一小段就好,不過照片還是要拼命拍幾張,天空之城  Civita di Bagnoregio 沒空進去,照片拍下當作回憶也好。

難得午後沒有太多遊客的天空之城  Civita di Bagnoregio,我的義大利中部一日走透透總算完成了一半的目標了。心滿意足後趕緊拔腳加速離開,追趕先回巴士站牌等我的旅伴會合。順利在下午三點等到我預訂好的托斯卡尼包車,竟然來了一輛十人座休旅車,義大利籍司機很好,看到我們只有二個人,建議我們乾脆坐前座好了,才能好好欣賞風景。

下圖是天空之城  Civita di Bagnoregio 四週圍的景象,也是美得令人讚嘆。

這次旅遊我還有個感受,我超想有廣角鏡頭的畫面啦,以前拍過很多風景照,從沒有過這個念頭,這次的義大利之旅,該我想換個廣角鏡頭試試了。

包車司機特地在途中停留,讓我們下車看到另一個角度的天空之城  Civita di Bagnoregio。

雖然天空之城  Civita di Bagnoregio 實在不很完美,完成像打卡式的瘋狂快閃行程,但是我就是為了這樣的畫面感受,才堅決一定要到此一遊,不管如何,我想這是我個人的堅持,也感謝當時陪同我一整天的旅伴,完成了這一天的超級走透透。

而我的義大利中部一日走透透重戲–托斯卡尼艷陽下,因為篇褔太多,只好放到下一篇遊記再來說吧!

Pureing
Pureing

Je voyage donc je suis. 因為喜歡旅遊,所以分享喜歡的風景

文章: 656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