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omso 雨天一日遊(上)-Stortorget, Tromsø Museum (Norway)

Tromsø 是挪威北方最大的城市,同時也北極圈內三個最大的生活圈之一(其餘二個在俄羅斯),在西元2015年時居民人口數約72066人,而另一個北極圈的挪威城市 Alta 僅次於它,人口數是14272人(西元2013年),不過每年擁入這個城市 Tromsø 的學生最高人數卻是達75000人,大部份的 Tromsø 人口都聚集在市中心的 Tromsøya島上,北極圈以北的350公里處。市區其他部份包括了主要市中心Tromsøya島以東的挪威本土,以及西方的最大島 Kvaløya。市中心 Tromsøya 島與東邊的挪威本土以一座橋樑 Tromsø Bridge 以及 Tromsøysund Tunnel 隧道相連,而西方的大島 Kvaløya 則是以 Sandnessund Bridge 橋樑相連接。Tromsø 也有一間地區性機場,距離市區很近,市區公車或機場巴士的班次不少,市區來往極為方便。不過我在寫文章的同時,我意外發現竟然有希臘 Crete 島直飛此地的班機,除此之外英國倫敦也有直飛航班,可以說有意來此地旅遊者,不錯的交通路徑考慮方式。

大部份人對於 Tromsø 的旅遊大概都是在冬日來此地欣賞極光,沒錯,北極圈國度內冬日看北極光是一個頗難得的旅遊體驗。但是夏日到訪也是不錯的選擇,它面對北極海但是又受墨西哥灣流的影響,所以 Tromsø 的氣溫相較於同緯度的其他地區,溫度較為溫暖許多。夏天的活動有很多,夏日的 Jezz Festival 也是一個主要活動慶典之一,此外爬山健行騎腳踏車,海上划船航行等等,甚至參加北極圈 Sami 文化行程,都是值得體驗的旅遊方式。關於這些資訊,我建議直接上 Tromsø 旅遊資訊官網 https://www.visittromso.no/ ,上面有很多資訊供你參考選擇,我此次三項當地行程也是上官網搜尋後下訂的。

若是你的旅遊行時充裕,我建議可以考慮用搭巴士的方式,前往 Tromso,從 Alta 到 Tromso 的長途巴士車班,一天只有一班,早上 10:55 從 Alta 巴士站出發,下午 17:25 抵達 Tromso,行車時間約 6個半小時。雖然搭車時間較長,但是沿路的山景海景,搭巴士搭船,都很有趣,很值得一試。這段車資我們每人是挪威幣 572克朗,但是因為我們每人又多了一件行李(登機箱),所以實際費用應該更低一些。

當天早上我陪旅伴去預訂的 Sami Culture Tour 集合地點後(我沒有參加,而我參加的另一場午後山谷健行因為人數不足被取消了),看看時間還早,我們便去旁邊的港口走走,下圖是當天早上九點半左右的景象。這一天並不是個適合戶外參觀的好天氣,一整天大雨小雨不斷,偶爾雨勢間歇,但是天色依舊陰暗不已。

後來旅伴的行程出發了,我自己一個人又走到聚集許多遊艇的碼頭邊,隨意拍照走走,雖然是雨中漫遊,這個 Stortorget 港口真的還頗漂亮的。

上午九點多天空的雲霧很厚,感覺白雲都快要掉到地面了,對岸的 白色三角形 Arctic Cathedral 感覺就在雲彩下,而再右側過去的山區纜車根本看不到蹤影。還有一個意外收獲,我們和港口海邊看到一隻游泳的水母,真的,一隻透明的水母,體積不大,一直在港邊活動,只是我用了相機拍半天,也拍不清楚它的形影。

這樣的天氣我當時也沒有太多想法,要怎麼安排我自己一天的市區行程。只好隨走隨看再視情況而定了,不過我有一個目標一定要達成,就是市區對岸的山頂纜車 Fjellheisen 一定要去搭看看,因為2012年冬遊此地時,我們抵達了 Fjellheisen 山頂纜車搭乘處,好像是因為風勢過天候不佳不予開放。於是我夏日再遊 Tromso 便決定一定要搭到山頂纜車,鳥瞰 Tromso 市中心 Tromsøya 島,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纜車後來是搭到了,只是我要的鳥瞰市區有點不夠完美就是了。

北極圈內的都市人口大都不多,就算是都市地區,房屋建築也不高,如同下圖對岸的景色,大都是一二樓木造方屋為主。和一些歐洲大城的繁華擁擠完全不同,這裡感覺就是讓人好好放心旅遊的國度,只是要有心理準備,氣溫可是日夜變化很難預料。因為這一天的氣溫平地大概攝氏十度上下,尤其是下雨的感覺寒意更重,後來我搭山頂纜車上去之後,根本只剩6~7度,陰陰冷冷的天氣,真在考慮旅人的體力和意志力。

我們在港口看到幾艘大型遊輪,Tromso 同時也是挪威海岸遊輪 Hurtigruten 必經的路線之一,所以海港邊有時也可以看到搭遊輪的旅遊蹤跡。下圖照片中的那一艘船 Ifremer ,我上網查了一下,竟然是法國的研究機構的船艇,主要做海洋資源的研究計劃,沒想到竟然行駛到挪威北極圈內來了,看來它的研究計劃和挪威應該也有密切的關係。

旅伴去參加 Sami Culture Tour 後,我自己一個人走到 Stortorget 港區,這裡的建築頗具特色,加上大小遊艇不少,算是北極圈少見的特殊景象。途中有看到一團大陸遊客,我想他們的行程應該是搭遊艇到此,順便觀光一下,或者是搭遊覽大型巴士,要前往北角看午夜太陽的停靠站之一。不然真的很少會在此地看到亞洲團體遊客在此出現,不過最近因為極光行程頗吸引人,我也看到不少號召到北歐 Tromso 或是其他地區欣賞極光的團體行程資訊。

陰雨的天氣,我也不會太失望,反正旅遊本來就是天氣難料,只能自己的心態調適好,既來之則安之。Stortorget 是 Tromso 市區主要的廣場,旁邊又有一個專供遊艇停泊的碼頭,聚集了各式餐廳以及大飯店。不少海上遊覽行程都是從這裡出發,而這裡有露天的花市和藝術品市集,若是沒有下雨的話,應該就可以看到了。

這裡周圍的餐館也是以新鮮魚貨食材為主要號召,只是北歐的物價實在不是我們長時間旅遊負擔的起,所以若你想偶爾品嘗一下試試就打開荷包去做吧,而我想到一個多月的行程,只好把荷包看緊一點了。Tromso 還有另一個稱號就是北方的 Paris,因為這裡的藝術內涵多樣化,而歷史文化內容豐富,以及建築頗具特色,所以才有了此名稱的出現。而此地位處北極圈地區,擁有的野生動物和其他地區不同,以及北方峽灣景色獨特,讓這個城市有更不一樣的吸引力。另外,此地的夜生活和購物商圈,也是不少各大品牌駐集,所以想觀光購物的人也可以好好逛逛再採購一番。

因為是上午時刻,大部份的船隻停靠碼頭邊,再加上天候影響,真正航行出海的船支並不多。所以當天上午我才會看到碼頭聚集大小船支的熱鬧景象,我心想若是天氣晴朗的話,應該都安排出海航行的行程了。

照片中的大橋是橫跨 Tromso 市區本島 Tromsøya 與挪威本土大陸的 Tromso Bridge,它是懸臂式公路大橋連接挪威本土和 Tromso 市區,全長 1036公尺,興建於西元1958年而完工於1960年,它是北歐地區最長的橋樑,造價花費了挪威幣 1450萬克朗(約台幣5500萬),它成功解決了 Tromo 本島往來挪威本土大陸的交通問題,有別於以往以渡輪接駁的方式,更佳促進了 Tromso 市區的經濟發展。

這座 Tromso Bridge 也是可以供行人行走的,不少到對岸參觀 Arctic Cathedral 的遊客,不是搭乘巴士而是選擇步行前往的方式。因為距離只有一公里多,我後來下午有走過並不難走,只是橋面上海風強勁,拍照還是要小心一點,比較妥當。

本來港口沿岸有一些露天咖啡座,因為下雨都收起來了,我想若是陽光普照的天氣,應該是不錯的迷人景象。記得上一次來,雖有是有陽光,但是冬日氣溫都是零下十多度,所以根本也沒什麼心情到這個 Stortorget 來好好欣賞一下,加上冬日積雪幾乎把碼頭岸邊都堆滿了,除非你想踏雪而行體驗一下,不然也極少有遊客來岸邊走走看看。

北歐的夏天本來就很難想像,不到攝氏十度,甚至比南台灣的冬天還冷了,看到下圖下方還有船支準備出海,嗯,衣著防寒裝備還是要備妥了。一路上我來回 Stortorget 港區碼頭,雖然說雨勢不大,但是從天滴落的雨滴還是會淋濕,只好把傘打了起來,只是打傘拍照又很不方便,害我一下收傘一下又撐傘,還好相機拍照時沒有雨滴濺到鏡頭,我才不用多了擦鏡頭的動作。只是這樣的天氣,我那個溫度變化最有感應的鼻子又有感覺了,鼻水又開始流,實在很不舒服。

想到晚上還有一個海上夏日午夜太陽的行程,看看眼前的天氣,只希望到時可不要也是一樣的景象。關於那段有點可惜-看不到午夜太陽的海上航行之旅- Tromso Midnight Sun Cruise(Norway),我寫在另一篇文章中 http://pureing.tw/xuite-450146117

大部份的四五星豪華大飯店也都在 Stortorget 港口碼頭邊,因為這裡的日夜景色是最棒的,若是冬日欣賞極光,若是極光強度夠強,加上又面對市郊的對岸,應該還是不錯的選擇。上次2012年冬遊來 Tromso,我們是住市區半山腰的青年旅館,當時等了二個晚上,它的地勢雖高,但是面對市中心夜晚光害過大,基本上我們是半點肉眼可以看到的極光都沒有看到。

下圖造型獨特的建築物是 Kystens Hus,算是綜合性質的建築物,裡面有餐廳和其他各式商店。

因為我的午後山區野外健行參加人數不足被取消了,我被通知可以前往 Tromso 旅客服務中心洽詢退費事宜,決定結束這個 Stortorget 觀光前往 i 來申請退費。我在 i 的服務櫃台排了大半天的隊,遊客真的太多,每個人都詢問服務人員一大堆資訊,若你要在此洽詢資訊,真的要有心理準備。我等了大概快半小時才輪到我(提到這個,根本沒有什麼隊伍排隊,也沒有像挪威其他地方有號碼碑,結果我的隊伍排了半天都沒有進度,我又換到另一個隊伍,幾個西方遊客也沒有排隊,忽然又在我面前,反正一團亂象,又是下雨,我第一次覺得很不耐煩)。還好服務人員都十分有耐心一臉笑容,她建議了我幾個旅遊景點選擇,因為下雨的關係,能看的戶外景點不多。我買了一張24小時的 Tromso 市區巴士票,從上車刷卡開始可以使用24小時,直到隔天時間到了為止,CP值很高的一張交通卷,我利用它完成了 Tromso 市區主要博物館的參觀,直到第二天為止。

一張 Tromso 市區巴士24小時交通卷,價格是挪威幣100克朗,一張普通的紙卡,上車刷卡即可。有效路線有一張市區地圖可以參考,旅客服務中心的人也幫我畫好地點,並建議搭乘的路線。因為我原本的想法,就是搭巴士走一週,沒想到那一天真的完全用到,還到了對岸的  Fjellheisen 山頂纜車,也在市區巴士的有效範圍。

這裡有 Tromso 市區巴士的相關資訊,巴士一日票也可以在其他地點買到。寫到這裡,我想到 2012 年來時,當時的巴士一日卷是一張薄薄的紙張,結果我去參觀 Arctic Cathedral 後弄丟了,怎麼找都找不到,只好再買一張單程巴士票搭回市區。現在改成一張硬紙卡,刷卡上車,總算方便多了。

https://www.visittromso.no/en/City%20Buses

這裡有市區巴士的相關地圖

http://tromso.citybreakweb.com/sites/tromso/files/troms_fylkestrafikk_byruter_2015.pdf

這裡有 Tromso 市區主要景點的地圖

https://www.visittromso.no/sites/tromso/files/citymap2016_web.pdf

後來我就在 Tromso 旅遊中心不遠處的巴士站,搭了 34號公車(他們建議的市區環島路線),準備繞市中心本島一周。因為雨勢愈變愈大,還好我有搭上市公車,雨天散步觀光實在不方便,記得上次也是搭這一班市公車,途中經過一個大型超市購物中心,果然我眼前就看到了那間大型超市,只是時間不對現在還沒中午,我打算下午結束觀光時,再來採買後面幾天的食物。巴士車上還有一個西方家庭,看樣子也是跟我一樣搭巴士做市區觀光,我看到他們決定在 Tromso Museum 下車,我心想也跟著一起下車吧。下車之後跟著 Tromso Museum 的指標,前往博物館準備參觀。沿途中不少北極圈內的夏日花草植物,雖然是下雨還是生意盎然,我拍著拍著就多了不少花草照片。

十度左右的氣溫,仍舊色彩鮮豔動人。

Tromso Museum 距離市中心約 3公里,位在市區本島 Tromsøya 南部市郊。這裡主要是北極圈的生物型態介紹,以及 Sami 歷史文化的中心,主要是 Tromso University 大學負責主持維護。它的開放時間是六到八月每日 9:00 -18:00,其他時間則相對較短開放時間。市中心有一路37號公車,可以直達此處,只是車班時刻相較 34號公車少一些。它的入場票價格是 60 NOK,若是組合票價則是160NOK(Combination ticket Tromsø Museum/Polarmuseet/MS Polstjerna)。後來我買了組合票價,這一天只參觀了 Tromso Museum,第二天再把 Polarmusset 和 MS Polstjerna 參觀完,剛好利用 24小時的 Tromso 巴士票。

雖然沒有機會看到北極熊,可是在館內也看到了各式北極圈的生物模型或標本,倒是很適合青少年學生教育觀光的行程選擇。當天下雨,我也碰到了一個團體行程遊客到此,他們主要是參觀二樓的北極圈 Sami 文化傳統區。一樓主要是極圈生態動物介紹,有各種鳥類和大小動物,十分逼真。

這裡也有巨大的恐龍模型展示,我想若是喜愛恐龍的小朋友,一定很喜歡參觀這個 Tromso Museum。

沒想到北極圈也有棕熊,看到牠的體積果然很龐大,但是要在極圈狩獵取得足夠牠的食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據新聞指出挪威境內有 136 隻棕熊經由 DNA 分析建檔,當中有 54 隻母熊還有 82 隻公熊,數據也顯示棕熊正深陷瀕臨絕種的危機。看來地球暖化加上人類入侵牠們的棲息環境生態,已經嚴重影響這些動物的生存空間了。記得2008年在芬蘭 Inari 旅遊時,我參加過當地的 Dog Sledding 行程,其中一部份,就是參觀主人的極圈小型動物園,有狐狸和北極兔等,那時候的印象深刻。只是想到地球暖化日益嚴重,這些生物未來可能會逐漸在地球中消失,不曉得將來還看不看得到說。

以下資料參考:維基百科-北極地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6%9E%81%E5%9C%B0%E5%8C%BA

北極地區的生物體包括冰中的微生物、魚類與海洋哺乳動物、陸地動物以及人類。這一地區具有非常獨特的生態系統。而在此居住的土著居民和其文化都與這裡低溫和極端的生活環境相適應。

北極動物種類繁多。陸地上的哺乳動物中,食草動物有北極兔、旅鼠、麝牛、北極馴鹿;食肉動物有北極熊、北極狼、北極狐。其中北極熊是北極最大的陸生動物。水域中有海豹、海獺、海象、海狗以及角鯨和白鯨等六種鯨類,還有茴魚、北方狗魚、灰鱒魚、鯡魚、胡瓜魚、長身鱈魚、白魚及北極鮭魚等各種魚類。由於人類的大量捕殺,北極的海象、海豹、北極熊和角鯨都曾瀕臨絕種的邊緣,而斯特勒海牛則已經在1768年因人類過度獵殺而滅絕。

北極地區的鳥類有120多種,大多數為候鳥。北半球的鳥類有六分之一在北極繁衍後代,有至少12種鳥類在北極越冬。在湖泊及水澤中有各類涉禽,如長尾鳧、赤頸鳧、短頸小野鴨、斑背潛鴨、鵲鴨、秋沙鴨、黑鳧、雪鵝等;飛禽則有北極雷烏、雪鴞、刀嘴海雀、渡鴉、海雀、北極燕鷗和黑冠蒼鷺等等。

不少到北極圈的旅客大概對 Puffin 這種鳥類極有興趣,很特別的外觀有點像鸚鸝,有點像企鵝,長像挺可愛的。它的學名叫做海鸚,又名海鸚鵡,即海鸚屬(Fratercula)鳥類。牠們是遠洋海鳥,會潛入水中覓食。牠們會一大群的在懸崖或島嶼上繁殖,並會在石縫間或泥土中築巢。其下的花魁鳥及角海鸚都是分布在北太平洋,而北極海鸚則分布在北大西洋。在冰島上,就住有約1000萬隻北極海鸚。最大的群落是在冰島的韋斯特曼納群島。於2009年,科學家估計當地就有110萬個巢穴,而其數量就達400萬隻。

所有海鸚主要都是呈黑色或黑白色,身體粗壯,喙很大。繁殖季節時,牠們的喙會變得鮮艷;過後喙會變得細小及沉色。牠們短小的翼適合游泳。牠們在空中會頻密的拍動雙翼,達至每分鐘400次。(以上參考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5%B7%E9%B8%9A)

我上次2009年去冰島西部峽灣時,就有親眼看到幾隻可愛的 Puffin 在峭壁活動休息,印象深刻。http://pureing.tw/xuite-25634726

到了二樓便是北極圈的 Sami 文化區介紹,主要是幾個北極圈的國家組成,有挪威,瑞典,芬蘭,俄羅斯幾個國家的極圈範圍,擁有自己的Sami 文化傳統與生活和服飾,同時還有自己的語言,可以說是北歐地區的原住民。

以下參考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0%A8%E7%B1%B3%E4%BA%BA

薩米人也稱拉普人,是北歐地區的原住民,歐洲最大的原住民族群之一,也是歐洲目前僅存的遊牧民族。薩米人的語言是薩米語,屬於芬蘭-烏戈爾語族。其他對於薩米人的稱呼或寫法有:Sámen、Saamen、Sámi、Saami、Lappen;而從前稱他們為拉普人,但薩米人認為這稱呼帶有輕視的意味。

薩米人的開墾地區常被簡稱為「拉普蘭」,但薩米人的開墾區遠廣於瑞典歷史上的拉普蘭。他們把自己所開墾的區域稱為薩米(Sápmi),橫跨芬蘭、挪威、瑞典、俄羅斯四國國境,包括瑞典兩萬人、挪威北部四萬人、芬蘭六千五百人和俄羅斯科拉半島的部分地區兩千人。瑞典境內薩米人的居住區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我對北歐最嚮往的地區就是 Sami 文化的 Lappland 地區(包括了芬蘭,瑞典和挪威),這裡的冬日嚴寒漫長,甚至長達數月沒有日照的黑夜,而夏日又擁有日不落的午夜景象。此外,北極光也是在這個地區冬日最特別的景象,第一次在 2008年到訪之後,我就對此地唸唸不忘,一直想再度到訪,於是 2012 年我又來了,接著又是 2016年,而明年 2017 年我還是想再來看看。

下圖是 Sami 文化的歷史和地區介紹。

我把地圖放大之後,更清楚了解 Sami 文化所在的地理區域。

馴鹿是 Sami 人在冬日主要的交通工具,隨著科技發達,飛機可以穿梭在長距離的國度,而道路車輛也可以在氣候不太差的季節行駛。於是,馴鹿拉車變成了一個文化象徵的代表,不少冬日雪地行程都有 Reindeer Sledding Tour 可以參加。

以前的 Sami 是沒有科技的新式衣服如 Goretax 或是羽絨外套避寒,他們都幾乎取自動物的皮毛,做外衣服在傳統帳篷內以渡過漫漫長冬。

可能是因為白雪冬日過於單調,所以他們的服飾色彩豔,而下圖右下白樺木製成的杯形容器,更是傳統器具之一,芬蘭語叫做 Kuksa,2008年那時參加過芬蘭 Inari 的當地行程,有用它來裝熱飲食用,印象深刻。它的保存方式只需用水洗滌,不用任何洗滌劑,更能保存這個杯子,甚至一輩子都不會壞。

Sami 文化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期,以狩獵和捕魚為主,後來到了中世紀時期,維京人時代也對 Sami 人產生重要的影響。雙方進行貿易的往來活動,薩米人與維京人進行交易,以動物毛皮、獸皮換取鹽,以貴金屬換得飾品製造及金屬刀片;同時開始與歐陸北部的旅人進行貿易,這樣的關係在薩米人的社會裡,產生了文化衝擊。而中世紀時期又被鄰近的強大民族給征服。中世紀末時,薩米人並非如大部分歐洲地區一樣開始了啟蒙運動,反而是穿越了國界,進行有系統地開墾與征服它地。(以來資料來自維期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0%A8%E7%B1%B3%E4%BA%BA )

在西元1860-1920年間嘗試訂定法律或法規來影響改善薩米人的處境,然而也免除了許多對於後來的墾荒者限制法律。在1917年與1918年展開了首屆薩米會議(德文:Sámi –Konferenzen),確定薩米人為正式的少數民族。有些人想從之前的宿命掙脫,融入瑞典或挪威的社會中,或是飼養馴鹿賺點外快。1952年在瑞典有第一家專給薩米人收聽的廣播節目;直到70年代,在挪威展開了「挪威化」,首先將薩米語認可為一種語言。(以來資料來自維期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0%A8%E7%B1%B3%E4%BA%BA )

下圖是 Sami 的宗教信仰之一-基督教的相關文物展示。

雖然我的 Sami 文化傳統知識都是來自維基百科,但是能實地參訪一下這個北方特有的民族文化傳統,也是頗值得的一次體驗。在 Tromso Museum 還有一個咖啡館,參觀完後可以休息喝個熱飲,再繼續後面的行程。剩下的我就放到下一篇遊記再介紹了。

Pureing
Pureing

Je voyage donc je suis. 因為喜歡旅遊,所以分享喜歡的風景

文章: 689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