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 suis Pureing
Je voyage donc je suis
既上篇文章專門以聖家堂的外部建築設計為介紹主題,這篇文章則是重在內部的裝飾設計。這次聖家堂最讓我驚豔的地方,其實是它的內部建築風格和彩繪玻璃造成的光影變化,因為2007年第一次到訪時,裡面只是個建築工地而已,幾乎沒有太多裝飾內容,而這次再訪完完全全讓我震撼不已。我當天幾乎花了將近五六個小時在聖家堂,停留在教堂內部的時間是最長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好好欣賞這座世紀聞名的建築物,它在一天之中不同的時間,太陽位置移動造成的光影變化。
下圖是下午近六點時刻,誕生立面那一側教堂入口大門的景象,這時間陽光已經己經近傍晚偏西(在受難立面向陽面),所以光線相較溫和一些。
我覺得能夠有機會在教堂內部待上一段時間,看到光線透過精心設計的彩繪玻璃,形成各種效果不同的光線色彩,投射在教堂內部的建築石柱上,形成一種萬花筒的效果,感覺真的很特別。當然,這也是聖家堂有別於一般大教堂,最特別的一個地方,所以彩繪玻璃的設計,都是精過高第的獨特巧思和計算,才有現在的視覺效果。若你有仔細注意的話,便會發現最上層的教堂玻璃,它是保留普通的純白玻璃窗,沒有額外加上彩繪,因為高第覺得那是最靠近上帝的地方,要䀆量維持純潔象徵。
而我十一年前到訪時,聖家堂內部其實佈滿鷹架,標準的一個施工中的工地模樣,如今再訪已經是幾乎完工八九成的新面貌,更能感受到這十多年前聖家堂施工的進展與變化。當年參觀時,內部除了鷹架和隔板之外,和已興建完成的石柱,就沒有其他的東西了。而現在內部還有一個教堂禱祈座位區,讓遊客可以坐下靜心感受這裡氣氛和禱告祈福。
高第出生於加泰隆尼亞,世代是做渦爐的鐵匠,他天生具有良好的空間解構能力與雕塑感覺;又因小時患有風濕病而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高第便把興趣放到觀察大自然上,為他日後成為自然的建築師奠定基礎。高第從觀察中發現自然界並不存在純粹的直線,他曾說過:「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所以終其一生,高第都極力地在自己的設計當中追求自然,在他的作品當中幾乎找不到直線,大多採用充滿生命力的曲線與有機型態的物件來構成一棟建築。而聖家堂的設計風格,也是高第所有作品呈現的極致,有別於一般傳統教堂的樣式,完全跳脫了古典,用一個新現代主義的精神,完整呈現。
以上資料來自中文版的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grada_Fam%C3%ADlia
高第是五兄弟中最小的一個,因受到父親的鼓勵而到巴塞隆納讀建築系,許多作品除了表現極強烈的個人風格之外,也對往後的現代設計乃至於後現代建築設計提供了許多養分。 高第終生未婚,除了工作,沒有任何別的愛好和需求,聖家堂是他最偉大的作品,他把一生中幾乎都貢獻在那裡,1925年還乾脆搬到教堂的工地去住,全心全意研究教堂的結構設計。在西元 1926年6月7日的下午,高第完成當天的工作從聖家堂到市中心的教堂做禮拜,被一輛電車撞倒。當時他衣衫破舊,路人以為是流浪漢,把他送到聖十字聖保羅醫院,並在三天後去世。 在興建聖家堂前,高第是個知名的花花公子,在開始興建聖家堂之後,他就變得如同修士般,為聖家堂奉獻所有心血,甚至不惜親自乞討來籌措費用。 同年6月12日,高第的葬禮隆重舉行,前來送葬的隊伍從聖十字醫院一直緩緩地延伸到了聖家堂,而他被安葬於聖家堂的地下墓室。
以上資料來自中文版的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grada_Fam%C3%ADlia
在西元 1926年至 1936年期間,高第死後由他的助手接管了作品,而在西元 1936年7月20日,也就是導致西班牙內戰的軍事起義後的第二天,一群人放火燒毀了部份未完成的教堂,摧毀了高第工作過的大部分工作室,那裡有他的草圖,資料和模型。雖然當時丟失了很多資料,破壞後的幾天,由建築師Lluís Bonet i Garí 拯救被保存的模型碎片,其中包括其他被埋葬並隨後被收回的照片,以及從1940年開始保留原始模型的照片。其且由幾位建築師修復並重建了模型,並以1:10的比例建造了主殿中模型的新複製品,現在可以在聖家堂博物館中看到。這就是為什麼當聖家堂的建造在1944年恢復時,必須首先確定如何以最忠實的方式建造聖殿,以達到高第的思想。
高第從兩個方面獲取靈感 ; 基督教的信息與自然。一個直接來自聖經,傳統和禮儀。另一個來自對自然世界的觀察,為他提供了概念和方法論框架。高迪並沒有復制自然,而是分析了其元素的功能,以製定結構和形式設計,然後將其應用於建築。高第構思了一個複雜的圖像,完全基於作為天主教堂和宗教崇拜的地位,使所有元素都能適應教堂儀式。對於高第來說,聖家堂是讚美上帝的讚美詩,其中每一塊石頭都是一節。聖殿的外部通過使徒,傳福音者,聖母和耶穌代表教會;主塔象徵著教堂的勝利,內部暗示了普遍的教會和巡航到天堂耶路撒冷,神秘的和平象徵。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聖家堂 加泰隆尼亞語 https://ca.wikipedia.org/wiki/Temple_Expiatori_de_la_Sagrada_Fam%C3%ADlia)
這段文字上方和下方二張照片是上午進入教堂參觀時,在受難立面那側的彩繪玻璃的光景,和另一側誕生立面的色彩完全不同,呈現一種暖色調的氛圍,若是冬天到訪,暖色調更給人一種火爐加溫的感覺。而從天花板一直到下方的彩繪玻璃,加上高第的獨特設計風格,讓我有一種花草森林的夢幻世界的感覺。
再用下方這張照片從教堂中央望去,兩邊色彩繽紛,左邊受難立面是暖色調,右邊誕生立面是冷色調。而中間白色屋頂燈光照射,很明顯的區隔二側的冷暖色調風格。其實不少朋友看到聖家堂內部照片的第一眼,有人都不相信這是一座教堂,因為高第的設計實在太獨特了。當我在 2007年第一次看到時,當下的感想則是覺得一隻超大的昆蟲蜘蛛,又或者像一個石柱森林的錯覺。
每個到訪聖家堂的遊客,一定會做一樣的動作,抬頭仰望聖家堂的天花板,因為這也是一般教堂所看不到的景象。天花板上方的燈光和孔洞,讓光線可以灑落在教堂內部,因此高第連採光的問題都考慮到了。而這樣的天花板彷彿一朵朵花朵,層層疊疊在一起,與高第觀察大自然設計而成的理念更加證實了。下圖的天花板中央是乾淨的純白色系,而兩邊的色彩因為兩側彩繪玻璃光線照射,形成完全不一樣的視覺效果,感覺就像一個萬花筒般的多變化。
教堂中殿具有樹狀結構,其中柱子傾斜並以樹枝和樹葉的形式分解。內柱的主幹是幾何形狀,通過雙旋轉柱實現。主要的大石柱具有大的結襯裡的形狀,從中形成分支的最薄的柱子出現。對應於橫斷面和後殿的柱子是由玄武岩製成的,而四個巡航 – 專門用於福音傳教士 – 斑岩,一種來自伊朗的材料,被認為更具抵抗力。奎爾公園支撐柱的建造先例,由一公尺高的預製構件製成,帶有用於裝飾的trencad,與聖家堂的支柱一起裝配相應的裝甲,和石頭的系統,再根據每個柱子用砂岩,花崗岩,玄武岩和斑岩製成。 高迪利用桂爾公園的鋼筋混凝土和耶穌誕生立面鐘樓的頂端,確認了波蘭水泥的使用。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聖家堂 加泰隆尼亞語 https://ca.wikipedia.org/wiki/Temple_Expiatori_de_la_Sagrada_Fam%C3%ADlia)
下方這一張又很像一朵花蕊中央部份,準備綻放盛開的季節。
用於誕生立面和受難立面外牆鐘樓的石頭是來自巴塞隆納 Montjuïc 的砂岩。由於這種確切類型的石頭稀缺(蒙特惠奇採石場幾年前關閉,石頭只能從拆除的建築物中獲得),其他砂岩和花崗岩已被用於窗戶和塔樓和屋頂的部分。高第用於耶穌誕生立面上的尖峰的鋼筋,混凝土已按照他關於建造中殿的說明使用。教堂中的大部分拱頂都是使用薄砌磚琴或加泰羅尼亞拱頂製成的。這種技術在加泰羅尼亞的傳統建築中很常見,由兩層或三層重疊的瓷磚或扁磚組成,它們與快速凝固的砂漿編織在一起,形成高度抗性的結構。高第使用加泰羅尼亞的拱頂來構造雙曲面和拋物線。由綠色和金色玻璃製成的裝飾元素設置在瓷磚線留下的空間中,代表由拱頂和柱子代表的樹木的葉子。
(以上資料來自:聖家堂官網 http://www.sagradafamilia.org/en/techniques-and-materials/)
在於2007年第一次來參觀聖家堂時,內部裝設大型石柱皆已建蓋完成,但是裝飾元素與燈光還沒有建置,當時看到的感受是單一色彩的建築藝術品。今日到訪時,已經把裝飾元件加在石柱上頭,而高第特別的光線設計想法,頂部的光線保留單一色彩,有別於周圍的彩繪玻璃,呈現一種純粹的視覺感受。為了拍這樣的照片,多花上幾小時的時間,在聖家堂地仔細的觀察等待,在不同時間日光造成不一樣的彩繪效果。
下圖是下午時分陽光從受難立面照射進來,形成的光芒效果。而到參觀的遊客和我一樣,相機快門總是停不下來,心中想的是多拍幾張畫面留念,可以回去時好好欣賞品味。不過當要整理遊記照片時,看到這一大堆幾乎是重復相同視角的照片,實在也覺得好笑,為什麼當時要拍這麼多張呢?因為相對整理的時間也變多了,所以這篇聖家堂的遊記,我寫文的速度也是真的超級慢的啦。
這是教堂中央祭壇的景象,神聖而且莊嚴。跟以前看到的教堂中央祭壇,又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感受。
為了獲得更大的穩定性和更細長更和諧的效果,高第將所有分支柱設計為由兩個螺旋柱形成的雙扭曲柱。每列的底部有一個多邊形或星形的橫截面,當它向右扭曲時,左邊變成一個更高的圓形。除了規則的表面,高第還開發了一套比例係統,適用於聖家堂所有部分的所有尺寸。他重複使用基於簡單比率上的最大尺寸的十二分,如在1至1/2 1至2/3,1至¾…等,以提供對鏡腿的每一個部分的寬度,長度和高度的比例。例如; 將教堂的總長度(90公尺)除以12給我們一個7.5公尺的模塊,用於設計平面圖和聖家堂的高度。可以比較不同的測量值以更好地理解他對數字系列的使用,不僅是教堂的一般尺寸,而且還有柱子的直徑和高度,窗口和拱頂的直徑等。柱子的總高度總是以公尺為單位,是基座橫截面多邊形的點數的兩倍:以12點星為基準的柱子高24公尺; 一個8點星座的柱子高16公尺等。
(以上資料來自:聖家堂官網 http://www.sagradafamilia.org/en/geometry/ )
這張照片是下午五點多二訪聖家堂的光景,可以看出下方的遊客數量之外,但是難得的是這麼多人,炎炎夏日下的聖家堂內部卻不會讓人覺得炙熱難耐。我想空間結構的設計,也是原因之一吧。
高第充分利用光線賦予他的建築以表現力和宏偉。陽光在塔樓和窗戶的尖峰上閃閃發光。冉冉升起的太陽照亮了耶穌誕生立面的門戶,強調了耶穌誕生的生命樂趣。在激情的受難立面上,夕陽產生的光與影的相互作用增強了立面主題的稀疏和嚴肅的特徵,而榮耀立面則接收了將在16個不朽的門廊燈籠照亮的中午太陽照亮大教堂的主要入口。
以上資料來源:聖家堂官網 http://www.sagradafamilia.org/en/light-and-colour/
還是免不了上網 Google 一下高第建造聖家的想法和構圖理念,真的,他所有的一切想法真是太特別了,而聖家堂又是少數僅靠捐款支持建造至今的歷史建築物,也是加泰隆尼亞這個地區最著知名度的景點。若來巴塞隆納一遊未能入內參觀的話,實在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而我也十分慶幸能在有生之年,親眼目睹聖家堂的建造進展,倘若可能的話,等十年之後,我會再訪一次,來看看2026年以後建造完工的聖家堂。
而這座歷史建築物在許多觀光客的眼前,一點一滴的累積建造起來,同時也讓大家做見證,高第的想法理念在建造聖家堂時如何被一一實現。
高第說,顏色是生命的表達,這就是為什麼他決定讓它在聖家堂中出現。它可以在耶穌誕生的立面上的柏樹上,在塔樓和屋頂的各種加冕元素上,在水果,玉米穗和葡萄的主教屬性上找到 – 代表麵包和葡萄酒的聖餐符號 – 由威尼斯玻璃製成的 trencadis,幾種顏色的琺瑯陶瓷,磚和石頭等製成。在內部,除了使用的實際建築材料提供的顏色,如拱頂中的不同類型的石頭和瓷磚,將有許多彩色的象徵性特徵,如彩色玻璃窗和位於中央教堂中殿和交錯的主要大石柱,以及拱頂的天窗。
以上資料來源:聖家堂官網 http://www.sagradafamilia.org/en/light-and-colour/
登塔頂時雖然無法看到太多塔頂景象,因為仍在施工堂中,遊客只能從鐵圍籬縫隙中,去觀看這些建築物的修建中模樣。
眼前景象是仍在施工中的塔樓外觀,高第的水果、玉米穗的裝飾藝術,還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這是教堂的地基圖展示。
為了克服他在哥特式結構系統中所看到的缺陷,高迪致力於創造一種具有平衡和自支撐結構的新建築。在他的工作室中,他使用模型試驗並改進了他在建築中使用的建築解決方案。這種工作方式已被所有接班人使用,並仍在教堂的技術辦公室實施。聖家堂現在仍然是一個建築挑戰: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方法試驗場之一。下圖是保存下來僅存的資料手稿文件。
對於高第來說,構造結構的關鍵因素是拋物線或懸鏈線,也稱為纜索力,它是最適合承受壓力的元素。通過模擬不同的多功能,確定最佳結構以支持拱門和拱頂的壓力,首先是在奎爾紡織村的地下室和後來的聖家堂。因此,他開發了一種交織繩索的比例模型,其中包含模擬重量的小袋粒料;從而確定了力的纜索和結構的形式。因此,從充電狀態,用小袋藥丸模擬,他通過實驗確定了結構的理想形狀,他稱之為“立體靜力”,它再現了牽引加工的最佳結構,並且一旦放下,實現了壓縮工作的理想結構。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聖家堂-加泰隆尼亞語版:https://ca.wikipedia.org/wiki/Temple_Expiatori_de_la_Sagrada_Fam%C3%ADlia )
下圖便是在受難立面下方的博物館拍攝到的高第模擬聖家堂受力的「沙包索鍊拱」模型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https://www.ct.org.tw/1310122
裡面介紹的更清楚一些)
這是博物館內的聖家堂模型展示
這是聖家堂的地下工作室,工作人員仍在每日不停的繼續為修建聖家堂而努力之中,目前的首席建築師 Jordi Fauli 於2015年10月宣布,建築工程已完成70%,並已進入最後階段,即建造六座巨大的塔樓。塔樓和大部分教堂的建築都要在 2026年完成,這是高第逝世一百週年; 裝飾元素應在2030年或2032年完成。訪客入場費為15-20歐元,用於支付2500 萬歐元的年度建築預算。
這是個聖家堂一開始最新蓋好的地下聖壇,現在是當地居民平時的小型禮拜堂,必須從外面另外的入口進入,不能直接從聖家堂內部進入。
這一篇文章說真的,我自己能寫的文字真的很少,全部是上網借用維基百科(大概先後看了中文,英文,西班牙文,和加泰隆尼亞文,再用Google翻譯出來的內容),還有聖家堂的官網。會這麼做也只是想把這一個難得的文化遺產物好好寫一篇自己也難忘的遊記,說真的,我的建築設計涉獵很少,藝術涵養也不多,但是看了聖家堂真的就超有感的,也推薦大家有機會的話,可以親眼看看這個難得的建築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