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 suis Pureing
Je voyage donc je suis
呂北克(Lübeck)是德國北部的一座城市,位於波羅的海沿岸,這座城市以其豐富的歷史和文化遺產而聞名,曾是中世紀漢薩同盟的首都,並於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歐洲漢薩博物館(European Hansemuseum)位於呂北克市中心,專門展示中世紀漢薩聯盟(Hanseatic League)的歷史和遺產。
呂北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143年,當時由阿道夫二世伯爵建立。到16世紀,呂北克已成為歐洲北部的主要商業中心,並在漢薩同盟的鼎盛時期(約14至15世紀)發揮了重要作用。漢薩聯盟(Hanseatic League)是一個強大的商業和政治聯盟,由北歐和德國的多個城市組成,促進貿易和保護商業利益,呂北克在其中扮演了核心角色,主宰了中世紀晚期至早期現代的歐洲貿易。
歐洲漢薩博物館(European Hansemuseum)的展覽豐富多元,涵蓋從12至17世紀的漢薩聯盟的興衰歷程,展品包括珍貴的文書檔案、航海地圖、船舶模型、交易商品的樣本,以及反映當時社會文化的藝術品和工藝品。這些展示不僅說明了漢薩聯盟在經濟上的巨大影響,還展示了它如何帶給了這個重要貿易城市的歷史和經濟影響。
北德地區:漢堡 Hamburg
漢諾威
歐洲漢薩博物館(European Hansemuseum,簡稱:EHM)原身是位於呂北克的多明我會城堡修道院(Burgkloster),這是一座建於13世紀的歷史建築。該修道院在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並且是北德最重要的中世紀古蹟之一。博物館的設計融合了現代建築與歷史元素,展示漢薩同盟的商業活動及其對歐洲歷史的影響。
自2015年5月27日開幕以來,這裡便成為全球漢薩歷史研究的首選地,“漢薩”不僅是現代經濟理念的先驅,並且對歐洲今日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產生影響。博物館的展覽設計目的在提供全面的歷史背景,涵蓋漢薩同盟的起源、發展及其衰落。
博物館的展覽面積達7,405平方公尺,涵蓋了漢薩同盟的起源、發展及其解散的歷史。其中展覽品包括原始歷史物品、互動元素和重現的歷史場景,讓遊客能夠深入了解漢薩商人的生活和貿易網路。通常建議參觀遊客預留 1~2小時的參觀時間,但根據展覽的豐富程度,實際參觀時間可能會更長。
進去參觀時,門票是一張智慧卡,館方人員協助你選擇好你所屬的國家語系(沒有中文,後來我們選了英文,地點選了英國倫敦)。進去博物館後,使用各項互動導覽語音設備,就是使用這張智慧卡感應,就會播放出你原先設定好的語系導覽解說。
一開始的展覽方式先介紹博物館原址由來,包含早期的歷史和建築變他,並且投射文字影像到展品或牆面上,創造出引人入勝的視覺效果。同時,搭配語音講述故事或展示歷史事件,讓參觀者感受到更強的沉浸感。展覽內容包含了呂貝克(Lübeck)、諾夫哥羅德(Novgorod)、布魯日(Bruges)、卑爾根(Bergen)和倫敦的斯蒂爾亞德(Steelyard)等重要貿易港口的歷史場景,讓參觀者能夠直觀地了解這一商業聯盟的影響力和運作方式。
漢薩同盟(Hanseatic League)是一個成立於中世紀的商業和防禦聯盟,主要由德國北部的城市和商人組成。該同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紀,並在13~15世紀之間達到鼎盛,涵蓋現今八個國家近200個城市定點,從愛沙尼亞到荷蘭,再到科隆和克拉科夫(Krakow),最終於1669年解散。
從12世紀開始,來自德語地區的商人跨越政治邊界,建立了一個遍及歐洲的漢薩同盟,其貿易範圍涵蓋了英國、法蘭德斯、伊比利半島、義大利及波羅的海地區等重要商業中心。重要商業樞紐包括倫敦、布魯日、里加、諾夫哥羅德,以及作為同盟精神和領導中心的呂貝克,這些城市成為商品交易和文化技術交流的關鍵地點。
漢薩同盟利用其廣泛的商業網路深刻影響了歐洲的政治和經濟格局。漢薩商人組織商業活動時,依賴共同的法規和結構來維護經濟利益,並在解決商業爭端及保護成員安全方面展現出強大能力,使其在競爭激烈的中世紀商業環境中保持領先。
漢薩同盟在其鼎盛時期主導了北海和波羅的海的海上貿易,並在倫敦的斯蒂爾亞德(Steelyard)、布魯日(Bruges)、卑爾根(Bergen)和諾夫哥羅德(Novgorod)等地設立了貿易站點,這些地點成為具有法律自治的域外實體。漢薩商人(Hansards)經營私人公司,以獲得商品的通道而著名,享有國外的特權和保護。漢薩同盟的經濟力量甚至使其能夠對外實施經濟封鎖和發動戰爭,顯示其影響力之廣和深遠。
漢薩同盟在海外主要市場地建立了交易站(Kontor),16世紀起這些交易站被稱為 Kontors,其中最大的四個設於諾夫哥羅德、布魯日、倫敦和卑爾根。同盟包括來自約200個城鎮的商人,到了14世紀,這些商人開始自稱為 Hanse。
“Hanse”一詞源於古代高地德語,意指一群人或者一個團體,從 12世紀起用於指代長途貿易的商人社群。這些商人之間的相互信任和共同的法律文化是他們關聯的基石,而低地德語則是他們共享的主要語言,直到16世紀末,它仍是北海和波羅的海南部地區長途貿易的主要書寫語言。
漢薩同盟並沒有一個固定的行政機構或軍隊,而是由各個城市的商會和貿易代表組成。這些城市之間的聯繫相對鬆散,主要依賴於共識和協商來解決問題。漢薩同盟的主要功能包括:
在14世紀,漢薩同盟的貿易活動涵蓋了廣泛的商品,這些商品主要來自北歐和中歐地區。漢薩同盟的商人們利用其強大的貿易網絡,將各種商品從不同地區運輸到主要的貿易中心。主要貿易商品包括:
這些商品的貿易不僅促進了漢薩同盟內部的經濟繁榮,也加強了其在歐洲貿易中的主導地位,特別是在北海和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貿易活動中心。
即使在其巔峰時期,漢薩同盟(Hanseatic League)仍是一個結構鬆散的城邦聯盟,缺乏永久的行政機構、財政部和常備軍隊。到了16世紀中葉,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和其他國家如英國和荷蘭的商業力量崛起,漢薩同盟的影響力逐漸減弱。這些脆弱的聯繫使漢薩同盟變得更加脆弱,並逐漸解體。許多成員城市開始與其他國家合併或退出同盟,最終在1669年正式解散。漢薩同盟的解體標誌著其商業霸權的結束,及對北歐和中歐地區經濟和政治格局的深遠影響。
《照片說明》位在歐洲漢薩博物館內的展示地圖,顯示了中世紀時期漢薩同盟(Hanseatic League)的遠距離貿易路線,以黃色的路線,清晰地展示了從北歐城市如呂貝克(Lübeck)和維斯比(Visby)延伸到東歐的諾夫哥羅德(Novgorod),以及向南至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現伊斯坦堡)等主要城市的貿易路徑。地圖中的標題「Fernhandelswege」翻譯為英語是「Long-Distance Trade Routes」,強調這些路線用於跨地域的商品交換,涵蓋了如布料、香料、金屬和其他貴重商品的貿易。這些路線不僅促進了商品的流通,也加強了文化和技術的交流。
漢薩同盟(Hanseatic League)包含了許多北歐和波羅的海地區的重要城市,這些城市對於同盟的貿易和經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這些城市通過緊密的經濟合作和政治聯盟,不僅促進了成員城市之間的貨物、文化和技術的交流,也對後來的歐洲商業法則和城市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照片說明》這張照片顯示了一幅展示漢薩同盟城市成長的地圖,地圖上以彩色的光點和文字標記了各個城市的位置,顯示出漢薩同盟在其鼎盛時期覆蓋的地理範圍及城市的密集程度。每種顏色代表不同的地區或特定的時間段,這有助於了解漢薩同盟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擴展其影響力。這種展示方式不僅具視覺效果,也提供了漢薩同盟的商業網路是如何穿越整個歐洲的不同地區,尤其是北歐和波羅的海地區。
諾夫哥羅德(Novgorod)是俄羅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於12至15世紀期間作為漢薩同盟的重要成員,成為中世紀貿易和文化的中心。這座城市在12世紀設立了漢薩同盟的貿易站彼得霍夫(Peterhof),迅速成為德國與俄羅斯之間的主要貿易樞紐,也是東西方貿易的重要節點。
諾夫哥羅德的經濟主要依靠毛皮、蜂蠟和穀物的貿易,這些商品從俄羅斯的森林地區輸出至歐洲,特別受到波羅的海地區商人的青睞。同時,通過絲綢之路進口的奢侈品,如絲綢和香料,也在此進行交易。漢薩商人在諾夫哥羅德設立的貿易站(Kontor)不僅促進了這些商品的出口,還將德國的布料和製成品引入俄羅斯市場。這種東西方的貿易往來,使諾夫哥羅德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樞紐。
到了14世紀,諾夫哥羅德的貿易地位提升了其在漢薩同盟內的政治影響力,漢薩商人甚至能干預當地政策,進一步強化了諾夫哥羅德的自治和經濟實力。然而,1471年諾夫哥羅德在謝隆河戰役(Battle of Shelon)中敗給莫斯科,並於1478年被伊凡三世併吞,結束了其作為獨立共和國的歷史。
隨著諾夫哥羅德的衰落,漢薩同盟的貿易重心逐漸轉移至里加和塔林等城市,商人們被迫尋找新的貿易路線和合作夥伴。這一變化不僅影響了漢薩同盟在東西方貿易中的地位,也改變了整個歐洲與俄羅斯間的商業格局。
《照片說明》漢薩同盟城市諾夫哥羅德(Novgorod)的貿易流動圖,分為「進口」和「出口」兩部分,顯示了諾夫哥羅德與西方(Westen)和東方(Osten)之間的主要貿易商品。
- 「進口」部分:從西方進口的商品包括銀幣、鉛、銀器、刀具、毛線、縫針、魚鉤、鯡魚、穀物、鹽和葡萄酒等。這些都是基本生活物資和製造工具,反映了當地市場的需求和消費模式。
- 「出口」部分:向東方出口的商品則包括皮毛、蜂蠟、蜂蜜、獵鷹、鱘魚和魚子醬、樺樹皮、香料和絲織品等。這些商品多數屬於高價值的奢侈品,顯示了諾夫哥羅德在當時東西方貿易中的重要地位和其資源的豐富性。
自12世紀以來,漢薩同盟的商人開始利用從波羅的海到諾夫哥羅德的主要貿易路線,這些路線不僅連接了重要轉運點如里加和維斯比,更延伸至諾夫哥羅德。這一路徑經涅瓦河(Neva)和沃爾霍夫河(Volkhov),解決了途中的地理挑戰,如拉多加湖(Lake Ladoga)的懸崖和湍急河流。漢薩商人以獨到的遠見,利用轉運船克服這些障礙,維持其在遙遠市場的貿易優勢。
到了1193年,這些商人的航行到達涅瓦河口,裝備充足以應對沿途的挑戰和衝突,並在諾夫哥羅德附近的一個海灣選舉領袖,這位領袖將在必要時代表其商業利益。這些航程不僅展示了漢薩同盟的商業網絡,也反映了其商人如何適應複雜的地理與氣候條件,確保貿易的持續進行。
此外,12世紀低地德國商人的航海能力,和他們如何進行遠距離貿易,突顯了漢薩同盟商人的組織結構和共同法規在保護經濟利益方面的重要性,這些元素共同鑄就了漢薩同盟的歷史地位和經濟成功。
布魯日是漢薩同盟的一個主要商業據點,在13 至15世紀期間,布魯日成為漢薩同盟的重要貿易中心之一。其地理位置優越,成為連接英國、法蘭德斯和德國的貿易樞紐。漢薩商人在此設立商站,進行交易並享有多項貿易特權,如減免關稅和獲得商業保護。這些特權是漢薩商人通過談判和經濟封鎖爭取到的。
漢薩同盟在布魯日獲得的特權使其商業活動便利,包括按照漢薩習慣法解決爭端,這加強了布魯日與漢薩的經濟合作。布魯日的繁榮促進了漢薩同盟的發展,並使其在歐洲商業網路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漢薩同盟擴展,布魯日成為了與倫敦、諾夫哥羅德等重要城市並列的主要商站,成為國際貿易的關鍵中心,吸引了眾多國際商人和投資者。
隨著時間推移,布魯日當地商人和政府對漢薩商人的特權感到不滿,引發了多次衝突。到了15世紀,隨著安特衛普的興起,布魯日的商業重要性被取代,漢薩同盟的影響力隨之衰退。1451年,漢薩同盟最終放棄了布魯日的商站。布魯日的興衰反映了漢薩同盟與其商業環境之間的動態互動,這些變化不僅影響了布魯日的經濟繁榮,也對整個漢薩同盟的商業網路造成了深遠影響。
《照片說明》布魯日(Bruges)在漢薩同盟中的貿易系統,展示了進口、出口以及再出口的各種商品,並且標出了與這些貿易活動相關的支付方式。從進口到出口,展示了布魯日作為漢薩同盟重要貿易中心的多樣化商品流。進口商品包括貴重金屬(如金、銀)、香料(如胡椒、肉桂)、紡織品(如絲綢、羊毛布)以及其他日用品(如糧食和酒)。出口商品則包括地方特產,如珠寶、貝殼、魚產品等。此外,還展示了貿易支付方式,如現金支付、貿易和抵押、以及票據交換等,這反映了當時商業交易的複雜性和當地商業法規的發展。
在14世紀中葉,佛蘭德斯的布魯日由於其直接連接北海的地理優勢,成為一個國際貿易中心,尤其是布料生產和交易的重鎮。當時的低地德國商人進口包括皮草、蠟、糧食、鯡魚和鱈魚等奢侈品和生產原材料,並在布魯日的市場中重賣這些商品。然而,當布魯日對這些商人徵收更高的稅率並限制他們的交易權利時,這些商人作出反應,於 1358~1360年間對佛蘭德斯實施了全面的貿易禁令。
此貿易封鎖導致布魯日地區的紡織生產活動幾乎完全停滯,進而引發了失業和飢餓問題。當地不佳的收成加上瘟疫的爆發,更加劇了因糧食進口中斷而造成的社會經濟危機。兩年後,衝突得以解決,低地德國商人獲得了廣泛的貿易特權並重新進入布魯日市場。
這次事件不僅顯示了漢薩同盟商人在利用經濟封鎖作為談判工具方面的策略,也強調了他們在中世紀歐洲經濟中的重要影響力。
呂北克(Lübeck)在漢薩同盟的歷史中占據核心地位,作為該商業聯盟的重要城市之一,其繁榮與漢薩同盟的興起密不可分。呂北克是漢薩同盟的創始成員之一,並於1367年正式成為同盟的首府,推動了聯盟的運作和發展。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連接波羅的海和北海貿易的樞紐,商人主要從事魚鹽、木材等商品的貿易,並與漢堡、科隆等城市建立了緊密的商業聯繫。
1241年,呂北克與漢堡簽署貿易協議,標誌著漢薩同盟的初步形成,為其他城市加入鋪平了道路。隨著同盟的擴展,呂北克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成為制定統一貿易政策的核心城市,包括設置統一的關稅和貿易稅率,確保成員城市間的公平競爭和貿易效率。同時,呂北克推動了漢薩法(Lübeck Law)的實施,這些法律規範商業交易,並規定當成員城市受到攻擊時,其他城市需提供軍事支持,以保障貿易路線的安全。
作為漢薩同盟的領導者,呂北克不僅在商業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還參與軍事行動以保護聯盟利益,如對抗海盜及其他威脅。此外,呂北克的商人在斯堪的納維亞、俄羅斯和英國等地建立了貿易據點(Kontore),享有特權,促進了漢薩同盟的對外貿易擴展。憑藉其商業政策與影響力,呂北克被譽為“漢薩女王”,成為中世紀北歐商業貿易的中心。
隨著15世紀的到來,漢薩同盟面臨新航路的發現、荷蘭的崛起、內部競爭加劇及政策遲滯等多重挑戰。新航路使歐洲商人繞過傳統貿易路線,削弱漢薩的壟斷地位,而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興起取代了漢薩的商業中心地位。同时,內部城市間的分歧和缺乏統一策略進一步削弱這個聯盟組織。1669年,呂北克召開漢薩最後一次會議,標誌著同盟的終結,其影響力不復以往。
《照片說明》呂貝克在漢薩同盟時期的進出口商品詳情,突顯了這座城市在中世紀貿易網路中的核心角色,以及呂貝克作為交易中心的多樣性,和其在全球貿易網絡中的連接性。
- 進口的主要商品:
- 來自英國和法蘭德斯的布料:進口高質量的布料,這些地區因其紡織品而聞名。
- 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的魚產和皮毛:包括魚油、鮭魚和其他海產。
- 來自東方的香料和絲綢:這顯示了呂貝克與遠東貿易的聯繫。
- 來自德國內陸的鹽、葡萄酒和金屬:這些是日常生活和工業中不可或缺的商品。
- 出口的主要商品:
- 向西歐和南歐出口的啤酒和其他製成品:呂貝克的啤酒因其品質在當時非常受歡迎。
- 向北歐出口的鹽和穀物:這些基本食品對於北歐國家尤其重要,因為當地條件不利於這些商品生產。
- 向東歐出口的金屬製品和工藝品:如非鐵金屬和銅器,顯示了呂貝克在工藝品生產上的專長。
《照片說明》鯡魚與鹽在中世紀是低地德國商人(Low German merchants)最重要的貿易商品之一,對北歐貿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斯堪地那維亞(Scania,當時屬於丹麥,現為瑞典),商人們從當地漁民手中大量購買鯡魚,憑藉規模化採購獲得比競爭對手更低的價格。這些鯡魚隨後被運往呂訥堡(Lüneburg),利用當地出產的鹽進行鹽漬加工。
加工完成的鹽漬鯡魚經由呂北克(Lübeck)港口分銷至更廣闊的內陸市場。由於中世紀天主教會的飲食規定,每年約有100天禁止食用肉類,因此鹽漬魚成為極具需求的商品,廣泛供應於歐洲各地。這種保存良好的魚類商品不僅滿足了宗教需求,也成為當時的重要貿易產品。
透過這一貿易網絡,呂北克成為北歐和波羅的海地區的核心貿易樞紐,連接斯堪尼亞的捕撈地、呂訥堡的鹽產地以及內陸市場。鯡魚與鹽的貿易進一步鞏固了漢薩同盟的經濟基礎,並確立了呂北克在中世紀貿易網絡中的關鍵地位。
《照片說明》貿易路線(Trade Routes):呂北克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波羅的海和北海地區貿易的關鍵樞紐,特別是在13世紀時展成為東西向貿易的重要城市。首先,連結了波羅的海沿岸的主要港口,包括塔林(Tallinn)、里加(Riga)和諾夫哥羅德(Novgorod),這些城市是東西方貿易的重要節點。同時,透過短程的內陸路線連接到北海港口城市漢堡(Hamburg),進一步擴大了與西歐(如布魯日)的貿易網路。除了東西向的貿易,呂北克的貿易路線也向內陸延伸,覆蓋了更廣泛的市場,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貿易樞紐的地位。
- 東向貿易(Eastbound commercial traffic): 連接諾夫哥羅德(Novgorod)、塔林(Tallinn)和里加(Riga)等地。
- 西向貿易(Westbound commercial traffic): 經由漢堡(Hamburg)和布魯日(Bruges)的貿易路線。
- 內陸貿易(Inland commercial traffic): 連接呂北克(Lübeck)與羅斯托克(Rostock)、維斯馬(Wismar)和什切青(Szczecin)等內陸城市。
《照片說明》Urban Development – Lübeck around 1170 :關於 1170 年左右呂北克的城市發展
1170年左右的呂北克(Lübeck)位於一個半島上,北部通過城堡與大陸相連,周圍被大片沼澤地環繞,形成了天然的防禦屏障。城市的中央山丘為主要居住區,聚集了平民的房屋,而南部則是主教宮殿和大教堂附屬建築所在地,這些重要建築均受到防禦工事的保護。
一條長途貿易路線穿過城市並延伸至北部,顯示了呂北克在中世紀早期作為貿易樞紐的重要角色。這一城市規劃不僅展示了其戰略地位,也為未來成為漢薩同盟核心奠定了基礎。
呂貝克的商人住宅不僅是居住場所,更是商業活動的重要據點,充分體現了漢薩同盟時期商業經濟的繁榮。這些建築結合了儲存、交易與居住功能,展現了中世紀生活中商業活動的高度集中化,也成為呂貝克商人成功的象徵。
大約在西元1200年,呂貝克主要由木造房屋構成,但在接下來的100年間,城市景觀發生了顯著變化,大多數主要街道的建築物轉為磚造房屋。到了西元1300年,建築數量達到700至1300間。從1250年起,具有特色的城市住宅開始形成市容,這些建築通常面向街道,設有閣樓並配備大量儲藏空間,反映了當時商業活動的需求。
隨著商人不再親自隨貨前往貿易中心,他們的住宅大廳中設立的辦公室成為了其主要工作場所。從這些住所中,商人組織商品的運輸和銷售,並將商品存儲於同一建築中。這種勞動分工的新模式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商人開始留存交易的書面記錄,顯示出行政和組織管理在商業實踐中的重要性增加。
《磚》是昂貴的建築材料,但中世紀的商人透過長途貿易積累了財富,得以負擔這種高級建材,並廣泛應用於建築中。磚建築在古羅馬時期已經存在,但隨著羅馬帝國衰退,使用逐漸減少。到12世紀中期,磚建築於歐洲重新興起,包括丹麥、呂北克灣、弗里西亞和巴伐利亞等地。
燒製磚與哥德式建築風格相結合,起源於1140年的法蘭西島,並在13至14世紀成為波羅的海地區城市的標誌性風格。低地德國商人建立的貿易網絡促進了技術、文化及工匠的交流,推動了磚建築的發展,使其成為中世紀北歐城市的重要建築特色之一。
倫敦與漢薩同盟之間的關係在中世紀至早期現代是歐洲貿易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漢薩商人的倫敦貿易中心—斯蒂爾亞德(Steelyard)不僅推動了經濟繁榮,也促進了文化交流,對倫敦的商業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斯蒂爾亞德成為了漢薩商人在英國的主要貿易樞紐,他們在此享有免稅等貿易特權,進口布料、鹽、魚類等商品,並出口英國的羊毛及其他產品至歐洲大陸。這些活動不僅加強了倫敦作為主要貿易中心的地位,同時也增進了德意志商人與英國商人之間的技術和商業知識交流。
科隆商人 Hermann Rinck 於1479年帶著重要的個人及商業物品到達倫敦的斯蒂爾亞德,其中包括家族紋章的窗玻璃和盔甲,這不僅象徵了他的財富和地位,也反映了當時漢薩商人在國際貿易中的流動性及所面臨的安全挑戰。
漢薩同盟在倫敦的影響力衰退,部分是由於內部管理的缺失和商業道德的衰退,使得組織無法有效應對外部挑戰。隨著英國本土商業的崛起,當地商人對漢薩商人的獨特貿易特權越來越不滿,導致競爭加劇。到了16世紀末,英國政府限制並最終在1598年取消漢薩商人在倫敦的特權,標誌著漢薩同盟與倫敦數百年商業往來的終結。
此外,全球貿易的擴展導致新的競爭者出現,如西班牙和葡萄牙,進一步削弱了漢薩的市場地位,顯示出它在現代化貿易體系轉折點上的逐步衰退。
漢薩同盟(Hanseatic League)對北海和波羅的海的貿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一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最初,漢薩同盟的成員依賴於傳統的兵器,如弓箭、長矛和劍來進行自衛和保護他們的商隊。然而,隨著商業活動的擴展,同盟發展了強大的海軍,轉而使用商船作為武裝軍艦來保護其貿易路線。
14世紀,火炮的引入大幅提升了漢薩同盟保護海上貿易路線的能力。商船裝配火炮後,能有效抵禦海盜和其他敵對勢力的威脅,這直接增加了貿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確保了貿易活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安全的貿易路線鼓勵商人進行長距離貿易,漢薩同盟因此能夠接觸到更遠的市場並引進多樣化的商品和資源,如絲綢、香料和其他珍貴物品,這進一步增強了同盟城市的經濟實力。
火炮的有效應用不僅在軍事衝突中提供了顯著的戰術優勢,也強化了漢薩同盟在政治談判中的地位,使其能夠保護經濟利益並推動有利的貿易條款和協議。這種武器技術的進步,不僅保障了漢薩同盟的經濟活動,也促進了其在中世紀歐洲政治和經濟舞台上的持續影響力。
漢薩同盟的商業與軍事活動密不可分,特別是在波羅的海地區的十字軍遠征中,商人們不僅追求經濟利益,也直接參與軍事行動。漢薩同盟的商人與十字軍活動,顯示中世紀商業擴張中的軍事參與和策略運用,不僅促進了商業利益的增長,也加強了德意志人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漢薩同盟商人通過支持十字軍的行動來擴展和鞏固他們的貿易路線,特別是在資源豐富的波羅的海地區。這些地區的毛皮和穀物等資源對於他們的商業網路極為重要,十字軍的成功直接增強了他們在新市場的控制力。十字軍征服活動開放了新的交易渠道,使漢薩同盟能夠獲得豐厚的經濟回報,並加強了他們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
立窩尼亞(Livonia)是歷史上的地區名稱,位於今天的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一部分地區。在中世紀,這一地區是北歐和東歐的交匯處,擁有豐富的資源,因此成為了多方力量爭奪的焦點,包括條頓騎士團和漢薩同盟等。立窩尼亞在漢薩同盟的歷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商業交易和軍事擴張中,這一地區的控制對確保波羅的海地區的貿易路線至關重要。
1208年的愛沙尼亞軍事遠征中,漢薩商人與條頓騎士團等軍事力量合作,不僅為了宗教目的,更是為了確保商業利益,商人們希望通過軍事征服來獲得新的貿易機會和資源。在與立窩尼亞的衝突中,漢薩同盟的商人發揮了關鍵作用,利用他們的經濟和軍事資源對當地民族進行征服,進一步擴大了他們的商業版圖。
漢薩同盟的船型多樣性使其能夠在不同的水域和貿易環境中靈活運用,從而有效地促進了北海和波羅的海的貿易。這些船型不僅適應了海上航運的需求,也能夠在內陸河流中進行貿易,進一步擴大了同盟的商業影響力。 漢薩同盟的船型多樣性是其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使其能夠在競爭激烈的貿易環境中保持優勢。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Cog(一種中世紀的大型貨船)是主要船型,以木材建造,底部平底,適用於運輸和軍事。Cog 在建造上展示了多樣性,並被描繪在漢薩的印章和盾徽上。到了中世紀末期,Cog 被如 Hulk(一種河船)這樣的船型所取代,這種船型更為龐大,能夠承載更大的貨物,載貨量可達500噸,適合大宗商品的運輸。
而 Hulk 後來又被更大型的 Carvel 船隻所替代,這種船型通常具有更高的建造技術,並且能夠在海上航行時提供更好的穩定性。Carvel 主要用於貿易和軍事,特別是在與其他國家的衝突中,提供了更強的防禦能力和載貨能力。
Kollerup Cog 船的詳細解構圖
中世紀早期 Cog 船在海上的操縱技術,展示圖表和文字詳細描述了這種船隻如何應對不利的風向,以及船員如何操作帆船在各種風向下進行航行。船上主要成員組成:
Cog 船的設計特點包括一個固定在船前部桅杆上的方形帆,這樣的設計使得船在逆風航行時遇到了顯著挑戰。由於帆的位置和形狀,在逆風條件下難以操控,迫使船員必須依賴順風或側風來進行有效的航行。在遇到不利風向時,船員需要展現極大的耐心和技巧,等待風向的變化以繼續航程。
展示資訊不僅提供了對科格船操作的深入解釋,也突顯了漢薩同盟時期水手如何依賴他們的海上經驗和技巧來應對航海中的各種挑戰。這些技能對於保障船隻、貨物和船員的安全至關重要,並在當時的商業貿易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這次到訪呂北克時,由於抵達時間已是午後,我將首站目標設定為歐洲漢薩博物館,希望能深入了解漢薩同盟這個在中世紀極具影響力的貿易組織。這次並未先在舊城區參觀,而是直接選擇進入博物館,深入探索這段歷史。
其實,對漢薩同盟的認識最初來自於20年前造訪挪威卑爾根(Bergen)時,參觀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布呂根區(Bryggen)。這片木屋群不僅反映了當年的商業活動,也成為了卑爾根文化的重要象徵。當時了解到漢薩同盟的貿易活動對卑爾根的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使其在中世紀成為挪威最大的城市和商業中心之一,這種影響甚至延續到19世紀中期。
這次德國之旅,我先到訪了漢堡,參觀了著名的倉庫城(Speicherstadt),認識了這片以紅磚建築和交錯運河系統聞名的世界遺產。倉庫城作為曾經的全球貨物集散地,展示了近代貿易網路的繁榮景象。之後,我便決定前往漢薩同盟的發源地—呂北克(Lübeck),親身感受這座城市在中世紀貿易史中的重要地位。
在歐洲漢薩博物館中,展覽內容豐富多樣,涵蓋了漢薩同盟的運作系統、當地歷史文化及現代貿易的相關介紹。不過因為資料實在過於豐富,我最後聚焦在漢薩同盟這一主題進行深入了解與記錄。透過展覽清楚了解到這個聯盟如何透過貿易網路聯繫歐洲多座城市,並對當時的經濟、政治及文化產生深遠影響。
對於有興趣了解中世紀貿易史以及漢薩同盟相關資料的探訪者,十分推薦在德國呂北克旅遊時,把“歐洲漢薩博物館”(European Hansemuseum)列為必訪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