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 Aveyron 地區中世紀山區小鎮 Conques 一日遊 (France)

Conques,是位在法國南部庇里牛斯山山區的一座小鎮。2009 年時,鎮上居民大約只有 280 人——看到這個數字,真不愧是名副其實的「小鎮」。我之所以會把 Conques 加進旅程,其實是某次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一張照片,立刻被那幅中世紀風光吸引,從此萌生了親自前往一探的念頭。資料上寫著,Conques 不僅是個保存完整的中世紀村落,同時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的世界遺產「聖地牙哥朝聖之路」上的一個重要驛站,此外,它也被選入「法國最美麗小鎮之一」(Les Plus Beaux Villages de France),名副其實地展現了古老又靜謐的魅力。

下圖是這個山中小鎮的全景照片,古老的中世紀村落,靜䛑的小鎮風光。

照片中法國國旗所在處就是小鎮的旅客服務中心 i ,可以拿小鎮的地圖簡介。

http://www.tourisme-aveyron.com/en/discover/unmissables/conques.php (Aveyron 省份官方旅遊網介紹)

法國最美麗小鎮的官網:http://www.les-plus-beaux-villages-de-france.org/fr/conques-0 

下圖就是 Conques 在整個法國地圖上的地理位置。老實說,這座小鎮的交通並不方便(其實幾乎所有被列入「法國最美麗小鎮」的地方都如此)。不過,因為 Conques 是聖地牙哥朝聖之路(Chemin de Saint-Jacques)上的重要一站,所以仍有部分火車與巴士的接駁組合,能讓朝聖的旅客順利抵達。若查詢官方網站的法文頁面(http://www.tourisme-conques.fr/fr/venir-conques.php),可以找到詳細的交通說明。

從巴黎出發,若搭火車南下,可在鄰近的城鎮 Saint-Christophe 下車,再轉乘當地巴士前往。不過這屬於「預約制」的特殊路線,必須事先向巴士公司預訂,車輛才會停靠載客。由於 Conques 本身並無鐵路經過,若非自駕或騎乘自行車,唯一的選擇就是先到鄰近城鎮,再改搭地區性巴士或計程車前往——而且班次極少,僅在部分日期行駛。

我花了不少時間研究如何前往 Conques。即便是搭火車轉巴士的方案,班次仍舊稀疏且時段不便。最後我決定以最直接的方式─搭乘當地的 Taxi。我選擇住宿在 Figeac 小鎮,前一晚從巴黎經 Brive-la-Gaillarde 轉車抵達,在 Figeac 住了兩晚。隔天早晨再搭預約好的 Taxi 前往 Conques,兩地距離約 43 公里。運氣不錯,我在網路上找到一家當地的計程車公司,事先預訂了當天來回 Figeac-Conques 的行程,報價為 150 歐元。實際搭乘後發現,里程表來回顯示約 200 歐元(網路上也有外國旅人分享現場叫車同樣是約 200 歐元),看來提早預約果然划算。司機直接到我下榻的旅館接人,送我到 Conques,小鎮參觀結束後下午四點再準時接回,整趟行程非常順利。

這是那家 Taxi 公司資料,我是用上它的網站寫法文去詢問預訂的,上午10點來旅館接,下午4點再送我們回去,單趟車程時間約一小時左右。

LES TAXIS LAMPLE
Bureau : 04.71.49.95.55
Portable : 06.07.75.93.32
@Mail : taxis-lample@orange.fr
Lien :http://www.transports-lample-conques.fr

Conques 這個小鎮雖然名氣不大(中文旅遊書上幾乎找不到它的名字),但因為是天主教徒前往聖地牙哥(Santiago de Compostela)朝聖之路上的重要驛站,所以在英文旅遊書中還是能看到一些介紹。當我們抵達 Conques 時,從鎮上餐廳與紀念品店(souvenir)數量和規模,就能感受到它的觀光人氣並不低。

我稍微觀察了一下,大多數的遊客是自己開車前來,也有少數像我們一樣搭乘計程車,甚至看到幾位青年騎著自行車抵達。說真的,我在 2010 年那趟中法旅行時曾體驗過長途騎行——夏天的山路又熱又陡,路況不平,真是吃足苦頭。雖然我不算嬌氣,但要花這麼多力氣只為了抵達這個小鎮,我還是寧願花錢搭 Taxi,把體力留給之後的漫步與拍照。

從 Figeac 前往 Conques 的路途中,Taxi 一路穿越山區,沿途風景十分迷人。Conques 位於法國南部的 Aveyron 省,地形屬於石灰岩高原,這一帶散布著許多風光秀麗的小鎮、葡萄酒莊園與乾酪產區。Aveyron 的官方旅遊網站內容非常豐富,若有興趣可以上去看看(http://www.tourisme-aveyron.com/index_en.php)。

下圖是我們當天上午抵達 Conques 小鎮入口時拍下的幾張照片。當時遊客還不多,整個鎮子靜靜地藏在山谷之中。這裡的房屋一眼就能感受到濃濃的中世紀風格——不是以磚瓦建造,而是以木材與泥土結構堆砌而成;窗戶是老式的木框對開窗,屋頂則是用石板層層堆疊起來,難怪 Conques 被譽為「中世紀遺留下來的古老村落」。

順帶一提,雖然 Conques 是個交通不便的山區小鎮,但它的手機網路訊號卻出奇地好。前一天我剛買的法國 SIM 卡,第一次用 iPhone 連上 4G 傳圖發文,速度快得讓人驚訝——完全沒有任何 lag!或許是因為觀光發展得不錯,連通訊品質都跟著提升了吧。

沿著石板路走進村內,幾間餐廳門前都擺著露天的餐桌與座椅。因為我們抵達得早,當時餐廳尚未開始營業,整個小鎮仍帶著早晨的寧靜。到了中午,遊客陸續湧入,餐廳紛紛開門,露天桌旁也搭起了遮陽帳篷。沒多久,空氣裡瀰漫著烘烤與酒香的氣味,旅人們三三兩兩地坐下用餐、閒聊、舉杯。原本靜謐的山城,瞬間變得熱鬧起來,洋溢著旅途中的愉悅氣氛。

整個 Conques 幾乎清一色都是中世紀的建築,石造屋頂與斜坡巷道構成了一幅寧靜的古鎮風景。小鎮中央矗立著一座高聳的修道院教堂——Sainte-Foy Abbey-Church(聖福瓦修道院教堂),是這裡最醒目的地標。那天剛好是星期日,教堂裡正舉行禮拜。我們隨著其他遊客的腳步走進去,意外地參與了一場宗教儀式。雖然全程都是聽不懂的法文,但現場悠揚的詩歌與管風琴聲迴盪在穹頂之下,氣氛莊嚴又寧靜,讓人有種被信仰與音樂同時洗滌的感覺。

當我們入內時,教堂的工作人員看到我們是東方面孔,原本遞上的法文禮拜聖歌本,立刻貼心地換成英文版。現場多半是外地遊客,不過大家都以虔誠的心情參與整個儀式。我們也靜靜地跟著流程,一直到最後,神父帶領大家彼此問候擁抱。坐在前方的一對西方夫妻轉過身,看見我們三個東方面孔,立刻改以握手代替擁抱,心裡想著他們真是十分友善也體貼地顧及了東西方不同的禮節習慣。

Sainte-Foy Abbey-Church(聖福瓦修道院教堂) 是一座完整保留下來的羅馬式建築,歷史可追溯至西元八世紀。最初,這裡是由一群從西班牙逃難而來的修道士所建立的隱居之所。到了十一世紀,建築因毀壞而重建,最終在十二世紀初完工,成為今日所見的教堂。

教堂就位於 Conques 小鎮的正中央,高聳的雙塔尖頂從遠處便能看見,成為整個山谷中最醒目的地標。隨著時間推進,它也成為「聖地牙哥朝聖之路」上的重要一站,使這座山中小鎮更添神聖意義。整座建築完全以厚重的石塊砌成,外觀樸實卻堅固耐久。由於地理位置隱僻,加上歷史上未曾遭受戰火摧殘,教堂得以完好保存至今,是少數仍能讓人真切感受到中世紀氛圍的古老遺跡之一。

教堂前方的大門上的石塊雕塑也是教堂最主要的特色之一,很細膩的描繪出宗教各式神像人物。

把照片放大看後,更清楚呈現這個宗教藝術的內容。(因為我對西方宗教沒多大研究,有興趣的人再去網路找資料介紹吧)

此時七月初的天氣不會太熱,藍天白雲,偶爾有點微風,感覺還滿舒服的。

往教堂後方走去,往山區高處步行上去,可以更看清楚 Sainte Foy Abbey-Church 教堂的完整全貌。以前參觀的大部份教堂因為在平地,很難從高處看到整座教堂景觀,而 Conques 因為位處山區, 剛好讓我們可以換個不一樣的角度看教堂景觀。

教堂後方的道路再往山上走,漸漸離開遊客較多的餐廳和 Souvenir 商店,更接近我們的是當地居民的房屋住所,一棟棟房屋建築沿山勢而建造。

看到這些依山而建的居民住所,心裡湧起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寧靜、安詳、與世無爭。我忽然想起曾經去過兩次的奧地利 Hallstatt(2004 年夏天與 2006 年冬天),那時的山城也給我同樣的感受。只是,隨著網路上照片的爆紅與觀光熱潮的炒作,如今的 Hallstatt 已不復當年那份靜謐。

這次來到法國的山中小鎮 Conques,又讓我重新找回那種被山巒與歲月包圍的平靜。只是,「魚與熊掌不可得兼」——交通若太便利,固然能吸引更多旅人前來,卻也往往會帶來觀光化的侵蝕,讓原本的純樸與寧靜慢慢淡去。而聖地牙哥朝聖之路的初衷,本就強調以徒步、苦修的方式,去體驗信仰與旅途的意義。或許,Conques 這份山區間難得保留的寧靜與純粹,正是這條「朝聖之路」最珍貴的一部分吧。

下圖左側是教堂,右側是一般住家,而其中有一處有法國國旗所在處,就是 i 所在地,可以進去拿一份小鎮景點的觀光地圖,沿著地點好好週圍瀏覽一番。

我們往山中居民住家中間的小路隨意漫步,正午時分陽光高照,居民大都在休息或用餐,偶爾看到一二位遊客如同我們一樣,漫步小鎮,享受這份小鎮風光。

我在小鎮上用手機錄了二段 Conques 小鎮的短暫剪影,配上App軟體音樂,有興趣可以看看。

《影片一》

《影片二》

小鎮裡的大多數住家門前,都能看到幾盆綠意盎然的植物。這些花草盆栽並沒有特別的排列,彷彿只是居民隨手擺放在窗邊或屋旁,卻意外構成了一幅幅生動的法式小鎮風情畫。

西歐的夏季日照長、陽光充足,氣候又溫和宜人,讓各種植物都能自在生長。紅花、綠藤、薰衣草與天竺葵交錯其間,為石造屋牆添上了柔和的色彩,也讓這座山中小鎮多了一份生活的溫度與綠意。

相較之下,我還是最喜歡這樣的小鎮風情。無論是蜿蜒的巷弄、門前的花草,或那一棟棟古老的石造房舍,處處都讓人賞心悅目。漫步其間,不需要太在意地圖,也不必擔心迷路——因為每一次轉角、每一條小巷,都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風景與發現。

我想,這大概就是我每次到歐洲旅行時,總是特別偏愛小鎮觀光的原因吧。那份從容與自由的步調,才是真正能讓人感受到旅途之美的時刻。

在山坡的小鎮巷弄走了好一會兒,我們又回到小鎮下方,也有一二間手工的藝品店,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好好駐足瀏覽一番。

走著走著,到了下午一點多,肚子也開始抗議了。我們找到一家看起來頗受歡迎的餐廳,決定進去試試。我點了一份煙燻鮭魚配新鮮堅果的生菜沙拉,再加上一份甜點──蜂蜜杏仁片可麗餅。第一口下去的瞬間,真的只有一個字:好吃!

運氣也很好,才剛坐下沒多久,外頭就下起了一陣山區特有的午後雷陣雨。看著雨絲灑落在石板巷弄上,我們一邊悠閒用餐、一邊滑著手機(前面提過,這裡的行動網路快得驚人),心裡暗自慶幸沒有被淋成落湯雞。反正小鎮也差不多逛完了,就讓這頓悠閒的午餐,成為 Conques 之旅最愜意的句點吧。

了下午三點,看看離預約的 Taxi 接送還有大約一個小時,想想不如再好好利用這段時間,繼續在小鎮裡閒逛一下,走走那些還沒踏過的小巷。於是我又拿起相機,回到 Sainte-Foy Abbey-Church 前,再拍了一張教堂的照片。此時的午後陽光比上午柔和許多,不再是逆光的角度,終於能清楚捕捉整座教堂高聳的尖塔與莊嚴的全貌。

由於 Conques 是中世紀保存極為完整的古鎮,除了最著名的 Sainte-Foy Abbey-Church 修道院教堂外,鎮上還有幾處歷史遺跡與文物值得參觀。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那尊以黃金裝飾的千年舍利雕像——聖女福瓦(Sainte Foy)聖髑像,目前收藏並展示在鎮內的博物館中。不過我對這類宗教文物的興趣不大,所以並沒有購票入內參觀。

在教堂下方也有一些中世紀遺留的石塊雕塑,近看之後,我覺得造型挺可愛的,有點Q版卡通的感覺,順手拍了幾張照片。

我們又走到小鎮山區道路入口處,回頭看看這個獨特的山中小鎮,嗯,真的很美!

最後,我的 Conques 山中小鎮一日遊就在這張照片中結束,法式的山中小鎮風情~~~

Pureing
Pureing

Je voyage donc je suis. 因為喜歡旅遊,所以分享喜歡的風景

文章: 720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