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陽漫遊 Gdansk (Poland)

今年初的旅遊停留在 Gdansk 只住了三天,當時選擇位在舊城區的公寓裡面,從頭到尾都沒看到屋主房東身影,我是在 Airbnb 上面訂的住宿,從機場搭預定的接送專車直接抵達住宿地點。這一間住宿位在舊城區聖瑪利亞教堂 (Bazylika Mariacka Wniebowzięcia Najświętszej Maryi Panny w Gdańsku)附近,鬧中取靜的一個住宅社區,距離主要景點–長廣場 Długi Targ、綠門 Zielona Brama 還有 Motława 運河,都是幾分鐘的步行距離,也是因為這個極佳的住宿地點,即便第二天就賴床很久才出門觀光,還是可以拍到冬日暖陽下 Gdansk 極美的運河景色。

下圖就是網路分享常見的 Gdansk 運河畔美景,運氣不錯的清晨拍下河岸美麗倒影。

沿著運河 Motława 一路向北,主要是港口工業區、造船廠,以及二次大戰重要戰爭紀念碑和軍事碉堡。不過我這次旅遊雖然在 Gdansk 停留三天,倒是沒把市區走透透,主要是冬日晝短夜長,等日光出現再出門拍照,傍晚五點不到就天黑了,有些景點就不刻意去安排了。即便如此,2020這一年初的暖冬氣候,讓我我覺得十分不錯,在些微寒意的冬陽照射上,悠閒的走走看看真的十分舒服。

這次選擇的住宿地點十分寧靜,從早到晚幾乎很少碰到幾個住戶,而住宿空間二人入住而言,十分寬敞,因為真的太舒服了,導致我每天都是睡到天亮才起床。由於這次旅遊是自己一個人獨遊,相對來說時間更加自由,每天的行程只是隨性的安排,旅程計劃除了後面的法羅群島照預定行程進行,在 Gdansk 的旅遊時光就是心隨意走,不做太詳細安排。下圖是清晨八點多的琥珀商店街 Ulica Mariacka,我前一晚才在這裡逛過,十分喜歡夜晚華燈下街道的氣氛,而清晨光景又是另一種感受。

下點就是琥珀商店街 Ulica Mariacka 一端的起點,位在聖瑪利亞教堂教堂旁,街道的另一頭就是運河畔的紅色石磚大門的 St. Mary Gate(Brama Mariacka)。若有興趣看這裡夜晚光景的人,可以參考我另一篇遊記內容:漫步在冬日夜色的 Gdansk 城市初印象(Poland)https://pureing.tw/xuite-588917034

這天清晨一開始並沒有把琥珀街走完,而是轉向舊城區長廣場 Długi Targ 還有市政廳一帶,下圖就是那天早上的景象,街道上除了來往的路人,清理街道的清潔車,幾乎沒有幾個遊客。長廣場 Długi Targ 就是一個長形的廣場,位在運河畔的綠門連同金門、高地門沿著長街及長廣場延伸,稱為皇家之路。

下圖高聳的哥德式建築是長廣場上最著名的歷史建築,文藝復興時期的典型代表。這棟建築創建於西元13~14世紀之間,西元 1308年條頓騎士團完全摧毀了 Gdansk 後,此地成為條頓騎士團的一員,並且開始了城市的重建和市政廳的建設,起初是一幢用木頭和磚頭建造的單層建築。在西元 1327至 1336年之間建造了這座 Gdansk 城市,並重新設計了城市佈局,並創建了右邊的城鎮(1340年),新城鎮(1380年)和郊區(1393年)。而後於 14世紀末進行擴建和重建,二層屋頂的建築物,並且有一個 15公尺高的鐘樓塔。在 15世紀時曾為波蘭國王的住所,因為當時波蘭國王訪問漢薩同盟城市期間,便住在這一座市政廳中,同時也對市政廳進行重建,以使其能夠滿足國王住所的高級需求。後來西元 1558年的大火,燒毀了部份市政廳建築,之後便以文藝復興風格加以重建,即為今日的面貌。

以上資料參考:https://www.polish-online.com/polen/staedte/danzig-rechtstaedtische-rathaus.php

在市政廳旁邊的是海神噴泉 Fontanna Neptuna,後方是阿圖斯法院 Dwór Artusa ,是以前較富裕的中產階級的聚會場所,目前是格但斯克市歷史博物館的一個分支。海神噴泉 Fontanna Neptuna 是格但斯克及其與大海的聯繫的象徵,是風格主義洛可可式建築,建於 17世紀初期。 波蘭的風格主義(Manneriest)建築和雕塑在 1550 至 1650年間佔據主導地位,最終被巴洛克風格所取代,其中包括各種舉止主義傳統,與該國的種族和宗教多樣性以及當時的經濟和政治狀況密切相關。

以上資料參考: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ptune%27s_Fountain,_Gda%C5%84sk

從海神噴泉和市政廳一路往金門 Złota Brama 方向過去,長廣場延伸出去的商店街,是行人徒步區,兩側有各式購物商店、咖啡館(Starbucks 和 Costa Coffee 二大連鎖咖啡店位在街道二側),還有當地的餐廳或巧克力甜點專賣店。到了夜晚點燈之後,搭配聖誕節慶留下的燈光裝飾藝術,整條街道點綴更多彩繽紛。真的強烈建議早晚各來一次這條長廣場大街,感受一下日與夜不同感覺的 Gdansk 城市。

其實我很喜歡這樣的冷清街景,雖然沿途商家都還沒有開門營業,陽光照射角度也還不高,卻更能拍到我想要的乾淨城市街景。

記得第一次來波蘭旅遊是 2014年的事,當時會選上波蘭,其實我對這個國家一點概念都沒有,那一年的旅遊先去了法國,消費物價較高的西歐國家,旅伴只走了法國就先離開了,剩下我一個人獨遊,就想說安排一個物價比較實惠的東歐或南歐國家。然後看了一下歐洲地圖,好吧,那就來波蘭啦,還記得當時打算從巴黎直飛波蘭,結果好像直飛航班不多,價格又高,我研究了半天,發現可以先進德國東部的柏林,再搭火車或巴士進波蘭,於是自己一個人在波蘭旅遊了十多天,也對波蘭這個在印象中幾乎是零的國度,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一年的旅行主要是波蘭中南部幾個大城市:Poznan,Wroclaw,Torun,Krakow 以及首都華沙 Warszawa,原本也想到北方的 Gdansk,研究之後發現波蘭這個國家比我想像中要大,面積312,679平方公里,若單以東歐來說,應該最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於是,我的安排是經過多年之後,再來波蘭旅遊,原本2020夏天還要再訪 Gdansk 一次,無奈Covid 19疫情中斷了所有的旅遊規劃。

波蘭的人口約三千八百多萬人,是歐洲國家人口數量算前十名的國家,不過歷史卻是十分曲折艱難。波蘭自10世紀建國以來,經歷過多次亡國和復國,國土範圍在中歐和東歐之間不斷變遷。一開始波蘭創始之時和現代的國土主要位居北歐平原,而中世紀的波蘭領土又在東歐大平原之上,因此波蘭的名稱 Poland 有「平原之地」的意思。在14~18世紀,波蘭經過數次擴張和發展而為赫赫有名的歐陸大國——波蘭立陶宛(Rzeczpospolita),又稱波蘭立陶宛聯邦,但之後盛極轉衰,被奧地利、俄羅斯、普魯士瓜分,經歷了一百多年的亡國時期,但在此期間並未遺失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一次大戰結束後,波蘭復國,但在二次大戰時又被納粹德國和蘇聯瓜分,戰爭結束後全境被蘇聯控制,成為蘇聯的衛星國,期間多次爆發自由起義,均遭到蘇聯當局的血腥鎮壓。直到西元 1989年,波蘭回歸民主體制,建立「第三共和國」,採單一制、雙首長制及議會共和制,自此邁上正軌,目前為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貿組織、歐盟、北約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以上資料來源:維基百科中文版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3%A2%E5%85%B0

若你去網路查詢波蘭的相關資料,可以發現一個名詞–波蘭立陶宛(Rzeczpospolita),這是波蘭歷史上的黃金時期,在16世紀時波蘭與立陶宛合併組成波蘭立陶宛聯邦,由波蘭王國與立陶宛大公國在1569年結為聯邦後成立,是當時歐洲面積、人口名列前茅的國家之一。聯邦的兩個主體國家: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在原則上是平等的,波蘭王國是事實上的統治主體,波蘭政權是半聯邦半貴族式共和,史稱「第一共和國」(1569-1795年),首都從南部的 Krakow 遷往華沙 Warszawa。統一後的波蘭幅員遼闊,在1618年的疆域極盛時面積達100萬平方公里,疆域比現在的波蘭大得多。該共和國是一個多民族的農奴制國家,統治著東歐的波蘭、立陶宛、捷克—摩拉維亞人、瓦拉幾壓人、馬扎兒人、韃靼人、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捷克等諸多民族,且呈現出一種宗教多樣化,並以在當時歐洲少有的宗教自由而聞名。當時在歐洲,波蘭和阿姆斯特丹是猶太人的避難所,這些猶太人為波蘭的經濟和文化貢獻甚鉅。

維基百科:波蘭立陶宛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3%A2%E8%98%AD%E7%AB%8B%E9%99%B6%E5%AE%9B

波蘭的黃金歲月是在16世紀時波蘭立陶宛聯邦時代,1683年,波蘭國王率騎兵擊退了進攻奧地利的土耳其軍隊,保護了歐洲的完整,史稱維也納之戰。在之後的一個世紀中,貴族勢力的增強與內部動亂削弱了國家的總體實力,導致了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俄羅斯帝國、普魯士王國以及奧地利對波蘭的三次瓜分。1795年1月3日,俄、奧簽訂第三次瓜分波蘭的協定,10月24日,普魯土也在協定上簽署。根據該協定,波蘭領土被全部瓜分。至此,存在800多年的波蘭滅亡,而波蘭立陶宛聯邦亦解體,經歷三次瓜分之後,波蘭亡國,從歐洲地圖上消失長達123年。

以上參考維基百科:波蘭歷史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3%A2%E5%85%B0%E5%8E%86%E5%8F%B2

我對波蘭的認識最深的是二次大戰的納粹集中營,因為在第一共和國時代,波蘭增加了不少猶太民族加入,影響了國家的經濟文化甚鉅。然而,這也是當初德國納粹引起大屠殺的主因,納粹主義本身即是一種種族主義(尤其是反猶太主義),也是該政權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被認為是雅利安人種中最為純正者,由此即為優等人種,猶太人及其他不適宜的人種則受到迫害並遭屠殺。西元 1938年和1939年,納粹德國先後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和蘇聯共產黨總書記史達林達成互不侵犯協議,並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打響。就在德國納粹統治侵略歐洲各國的十年之間,猶太人和其他不受歡迎的群體被送往納粹集中營(德語:Konzentrationslager)和滅絕營並被殺害。以當時歐洲共有近900萬猶太人,其中近三分之二被害,約600萬的人口數量,包括近150萬兒童。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學者稱大屠殺亦當涵蓋近500萬非猶太遇難者,由此總受害人數將達到近1100萬人。

以上資料參考:納粹德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4%8D%E7%B2%B9%E5%BE%B7%E5%9C%8B

納粹大屠殺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4%8D%E7%B2%B9%E5%A4%A7%E5%B1%A0%E6%AE%BA

寫到這裡,好像有點嚴肅了,搭配這麼美的河岸倒影美景,其實我個人的感覺是這樣一個優美的城市光景,是經歷了漫長還有痛苦歷史代價,才建立的國家與城市。有時光看表面的光彩,也別忽略了另一方面背後的歷史故事。在 Gdansk 還有一個很值得一遊的 Museum of the Second World War,就在市區北方河岸附近,介紹了關於二次大戰期間波蘭遭受的攻擊和傷亡歷史,以及冷戰時期的一些資料,我在這一天中午時也花了二個小時以上仔細參觀,不過這些歷史故事我沒有拍照留影,因為太悲慘了,建議有想了解的人再自己親自去看看吧。

Muzeum II Wojny Światowej w Gdańsku  地址:plac Władysława Bartoszewskiego 1, 80-862 Gdańsk, 波蘭

https://g.page/muzeum1939?share

下面一系列的河岸倒影畫面,就在著名的綠門和起重機中間,走到 Motława 河對岸的旅館區,沿著河道一路往下走,當時也是運氣好,沒想到參觀完舊城長廣場之後,到了河邊就看到了這樣的景象,加上冬天日照短,日初時間偏晚,大約是八點半到九點之間,就拍到了這一系列的畫面。下圖是最經典的 Gdansk 河岸畫面,最右側的是紅色屋建築物即為著名的木製起重機,就是格旦斯克著名的木製起重機,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港口起重機,同時也是一座堅固的水閘,上面有兩座巨大的磚塔,曾經從港口的一側保護了這座城市。中世紀的機械裝置,可將四噸重的貨物提升至11公尺的高度,也用於安裝桅杆。 現在成為一個紀念象徵,作為歷史悠久的港口建築的實例。

當時我還看到一個年輕女孩,每走幾步就停下來拍照,大概做了十多次,好像是要拍攝一系列的連續畫面,十分特別。不過我自己也是在這個河岸拍了超多的照片,完美的藍天浮雲映照在水面上,加上中世紀的房屋倒影,真是美極的畫面。

偶爾風吹還是小型船支通過,打亂了水面平靜,形成另一種波紋效果。

這樣的畫面真的是要時間陽光配合才能拍到,後來行程到了丹麥的哥本哈根,也是差不多時間去了新港 Nyhavn,也是一樣拍到了水面倒影。記得那一天我還走了很遠的距離,搭市區地鐵去了周圍新社區拍了不少現代建築物照片,不過要把照片整理成遊記,似乎有點難度了,我還是先把這篇拖了又是大半個月的遊記文,先補完文字吧。

有在看我寫的部落格文章的人,應該知道,寫文的速度超慢,有時一篇文章甚至拖到一二個月都沒有補完文字。記得以前剛寫遊記文時,什麼都不懂,文字就是聊天(其實現在也是聊天,除了網路引用資料多了),照片處理也漸漸愈來愈”搞工”,文字篇幅愈來愈長,我都懷疑有多少人會讀完這些資料文字。不過也請不要強求我引用資料的方式,因為圖片多了,我總覺得只貼圖,好像很沒感覺,一心就想圖片搭配文字,優點是我也順便讀了不少相關資訊。美麗的景色照片,搭配文字之後,才不會覺得單調,更豐富一點。

寫這個部落格一開始是隨興,沒想到寫到後面,開始有人閱讀,是我很意外的事。去年網站辦了部落格票選活動,我收到邀請信有去參加,不過我自己是完全沒有拉票或刻意宣傳,因為一開始的想法就是寫文分享,想看的就會來看,後來發現網站多了廣告小視窗,每次閱讀都要點掉廣告才能進來,後來我決定花錢每個月申請無廣告的讀文方式。因為每次瀏覽網路文章,最討厭按掉廣告視窗才能閱讀瀏覽。花點小錢,自己看了也舒服,至於有些網路文章增加廣告欄位來賺點小錢,我倒也沒想過,畢竟不是靠這些網路文章營生的,平時工作根本和旅遊扯不上關係,有機會出國走走,拍個照片,回來寫個回憶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兼興趣。

沿著河道舊城區一側往北走,可以看到格但斯克國家海事博物館Narodowe Muzeum Morskie w Gdańsku,下圖中間的幾棟建築物即是。因為 Gdansk 是海港城市,歷史上也和海事貿易淵源頗深,這個海事博物館展示了格但斯克的航海史,收集、研究和保存有關船舶運輸、國際貿易、漁業和海洋工作人員等相關文物,以及波蘭及其經濟歷史悠久的海洋歷史知識的傳播。博物館分為兩部分,分別位於摩特拉瓦河河中央的 Ołowianka 島上的糧倉古蹟,以及西岸著名的格但斯克起重機也是該館的一部分,兩者之間有定點渡輪相連。

以上資訊參考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0%BC%E4%BD%86%E6%96%AF%E5%85%8B%E5%9C%8B%E5%AE%B6%E6%B5%B7%E4%BA%8B%E5%8D%9A%E7%89%A9%E9%A4%A8

在 Motława 河二岸都是餐廳和旅宿居多,我個人覺得若要早晚看河岸風光,建議住在舊城對岸的新式旅館,著名的連鎖旅館 Radisson Hotel 就在此處,若是退而求其次,也可以考慮舊城沿岸中世紀建築,有青年旅館或小型民宿,只是要有心理準備,這些中世紀房屋大都是沒有電梯的公寓,住在高樓層景觀絕對一級棒,但是行李搬運就要花點力氣了。再不然,就是來這些的餐廳或咖啡館坐坐吃點東西,至少感受一下這條河流的二岸風光吧。

下圖是國家海事博物館的分支 ship-museum “Sołdek”,很大一艘貿易商船,在  Motława 河上十分顯著。“Sołdek”是波蘭造船業建造的第一艘遠洋船,這艘船的初步設計是由波蘭建築商團隊監督下進行的。該船於1948年11月6日下水,直到1981年1月2日,“Sołdek”號共進行了1479次海上航行,在運行的31年中,該船運載了350萬噸貨物,並停靠了60多個港口。

以上資訊參考:https://www.nmm.pl/soldek/historia-soldek

這一天的天氣上午真的很棒,冬日旅遊最大特點就是把握晴天日光好好拍照,室內景點有時都要排在後面,因為天氣何時改變未知,我記得當天下午後來就開始下雨了,後來天色陰暗,拍照的畫面光線色彩自然就遜色許多。

這個建築是 Brama Straganiarska 門,以前被稱為漁夫門,是最年輕的哥德式水閘門之一,位在木製起重機北邊,建於1482-1483年。Brama Straganiarska 門受法蘭德斯建築風格啟發的晚期哥德式建築,形狀和外牆豎立在一個細長的矩形平面上,帶有兩個八角形塔樓。通道拱上方的矩形凹槽中是一塊石板,上面有波蘭,皇家普魯士和格但斯克的三層徽章。

以上資訊來源:https://zabytek.pl/pl/obiekty/gdansk-brama-straganiarska

天氣很好,一路散步到北邊,在河岸對面是波蘭波羅的海愛樂樂團 Polska Filharmonia Bałtycka im. Fryderyka Chopina,紅磚色現代建築物的演奏廳,是一處可以欣賞聆聽音樂會的好去處。地點在:Ołowianka 1, 80-751 Gdańsk, 波蘭  https://goo.gl/maps/xiJ31Ss4mqeoGyKz6
官網:https://www.filharmonia.gda.pl/
對音樂有興趣的人,不妨夜晚來參加一場音樂盛宴,也是很棒的旅遊感受。

走了大半天,天氣還是有點寒意,隨意找了一間咖啡館進去休息,吹個暖氣。很有特色的一間當地咖啡館,提供了老闆自製的點心和手沖咖啡,因為是冬天緣故,座位上都有保暖座墊,老闆貼心的小細節在此可見。這家咖啡館也不是在很顯著的地點,上網查了一下,名稱叫做——z Innej Parafii.地點:Targ Rybny 6a, 80-838 Gdańsk, 波蘭  https://goo.gl/maps/ELcZoNjQoPanbXqi9

這裡也有提供早午餐,若旅遊住宿沒有提供早餐供應的話,倒是可以來這裡吃一頓簡單但還算豐富的早餐。

在咖啡館休息夠了之後,準備前往二次大戰博館,途中看到一座水泥石塊紀念碑,位在 Podwale Staromiejskie 街旁的廣場上,由 Wawrzyniec Samp 和Wiesław Pietron於 1969 年豎立,豎立了象徵著斧頭埋在地下的紀念碑,代表從西元1308年格但斯克大屠殺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為波蘭角色而戰的紀念碑。地點:https://goo.gl/maps/3cG2EVz2ijxqYEMDA

另外還有一座 Westerplatte Defenders Monument 位在北方沿海的 Westerplatte 半島上,在 1964 至1966年之間構成的 Gdansk 海港信道,以紀念波蘭軍事過境點的捍衛者參加了 Westerplatte 戰役,這是德國入侵波蘭的首批戰役之一,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現今則豎立著紀念該場戰役的大型石碑,意義為海岸防禦者紀代碑 Monument to the Defenders of the Coast。原本我也打算去看看,後來時間行程沒安排進去,或許以後有機會再訪一睹。地點:https://goo.gl/maps/VysgxrNxC9i8hD6q8

此時步行來到 Gdansk 郵政博物館(Muzeum Poczty Polskiej w Gdańsku. Oddział Muzeum Gdańska),位在 plac Obrońców Poczty Polskiej 1/2 ,距離我想要去看的二次大戰博物館 Museum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很近。這棟郵政博物館位在令人印象深刻的多層羅馬復興式建築,建於20世紀上半葉。郵政博物館成立於1979年9月1日,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40週年,講述了1920到1939年之間波蘭郵政局和格但斯克波蘭社區的故事,故事的最高點是西元 1939年9月1日,故事發生在 04:45 波蘭郵政電報局遭到德國人的襲擊。博物館內展覽展示了許多獨特的版畫和手稿以及肖像材料,以及與郵政局和辯護人本身有關的展品。參觀者可以看到德國人在1939年7月3日草擬的對郵政局的進攻計劃書的副本,館內展示品與波蘭專業,文化,教育和體育組織有關的物品和紀念品,使波蘭精神保持活力並在格但斯克自由市喚起國家的認同。

以上資訊參考:https://liberationroute.com/poland/spots/t/the-polish-post-museum

在前方廣場上還有一座大型不銹鋼雕像象徵波蘭郵政的捍衛者,作為主要設計師於1979年8月31日建立,由波蘭郵政資助,並於1979年9月1日揭幕(即郵政博物館同時成立之時)。在西元 1939年9月1日,德軍於 4:45am 對郵局發動了攻擊,德國出動了180名士兵和裝甲車及大炮,而 Gdansk 郵政局只有50名輕配機槍手和郵務員,對德軍攻擊堅持了六小時,等待救援到來。這座不銹鋼紀念碑就是紀念當時死傷的參與者,高度為九公尺,長十公尺,寬七公尺,描繪了程式化的海浪,在海浪上被和平鴿包圍,一個即將垂死的郵遞員,包裹從郵件包中溢出,由古老的勝利女神 Nike 接管步槍。在基座上,有一個圓形的匾額,圓圈上刻有銘文,紀念當時死傷的人員。

參考來源:https://infogdansk.pl/pomnik-obroncow-poczty-polskiej/https://www.zwiedzanietrojmiasta.pl/13/id,70/atrakcje/pomnik_obroncow_poczty_polskiejhttps://www.gedanopedia.pl/gdansk/?title=POMNIK_OBRO%C5%83C%C3%93W_POCZTY_POLSKIEJ

我在郵政博物館旁的郵局買了幾張明信片郵票,打算傍晚順便寫幾張明信片寄出給朋友們。接著,再繼續往北走,到了二次大戰博物館 Muzeum II Wojny Światowej w Gdańsku,位在市中心北方的 Władysław Bartoszewski 廣場上。眼前的建築物具有像徵意義的,也是一個歷史代表的記憶空間,距離格但斯克歷史悠久的波蘭郵局 200公尺,與Westerplatte 半島隔水相望 3公里,兩者均於1939年9月遭到襲擊。二次大戰博物館為格但斯克的新象徵,新圖標和雕塑設計。設計師使用建築的語言,講述了過去的悲劇和生命的活力,打開未來的視野,不斷上升的動態形式象徵著下面的博物館,同時為這座歷史名城及其未來提供了全景和壯觀的方向,與格但斯克標誌性的天際線,造船廠起重機和教堂塔樓相呼應。

該建築的建築面積約為23000平方公尺,其中為常設展覽預留的空間約為5000平方公尺,展覽使用最現代的方法從大國政治的角度介紹第二次世界大戰,但主要是通過普通百姓的命運,不僅限於波蘭人的經歷,而且還敘述了其他國家的經歷。除主要展覽空間外,還有一千平方公尺用於臨時展覽,二次大戰博物館的使命也是充當教育,文化和研究中心。我當天花了很多時間在裡面仔細參觀,當時的門票是 23 PLN。開放參觀時間為:9:30~17:00 ,若以後有機會去 Gdansk 旅遊的人,真的強烈建議到這裡看看,是十分值得又有教育意義的歷史文物博物館。

因為二次大戰博物館的陳列展覽讓人實在有點心情沈重,我也不想拍照,只是靜靜的觀賞完所有展示,再靜靜的離開。時間大約下午一點多,河流對岸的 Gdansk 摩天輪也是著名景點,到了晚上點燈之際,也當初拍攝在景點畫面之中。

對岸建築物左側的是波蘭波羅的海愛樂樂團 Polska Filharmonia Bałtycka im. Fryderyka Chopina w Gdańsku,右側是Spichlerz Królewski 歷史地標,現在是一間美食餐廳在經營。

因為參觀完二次大戰博物館後,大概看了不少戰爭悲慘記錄影像,心情覺得好沈重,暫時也不想再去哪裡看看,打算步行回住宿地點休息,順便吃個午餐。

沿著河岸邊漫步,穿過紅色石磚大門的 St. Mary Gate(Brama Mariacka),又來到了琥珀商店街 Ulica Mariacka。

時間約是下午一點半,街道二側的商家也拿出琥珀商品出來展售,偶爾有幾位遊客經過佇足採購。

琥珀商店街 Ulica Mariacka 的另一側盡頭是聖母瑪利亞教堂(Bazylika Mariacka Wniebowzięcia Najświętszej Maryi Panny w Gdańsku)。聖瑪利亞教堂(波蘭語:Bazylika Mariacka,德語:Marienkirche)是波蘭城市格但斯克的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世界最大的磚砌教堂,歐洲最大的磚砌哥德式建築之一。它全長105.5公尺,寬66公尺,能容納 25,000 人,是天主教格但斯克總教區的共主教座堂。

直到20世紀,教堂的內外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但是在二戰中1945年3月蘇聯紅軍猛攻但澤時嚴重受損,木製屋頂和窗戶被徹底燒毀,大部分天花板和14個大拱頂坍塌,一些磚塊融化,特別是在鐘樓的上部,還好當時內部的大部分藝術品幸運的沒有太大損壞得以倖存,因為當時為躲避空襲撤離到附近的村莊。戰後的1946年,開始重建工程,1947年8月屋頂重建,基礎工程完成後,1955年11月17日,教堂再次祝聖,內部的重建工作一直持續至今。

以上資訊參考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A3%E6%AF%8D%E5%8D%87%E5%A4%A9%E5%9C%A3%E6%AE%BF_(%E6%A0%BC%E4%BD%86%E6%96%AF%E5%85%8B)

我原本打算登上鐘樓塔頂去鳥瞰城市景象,可惜到訪之際不是開放時段,加上冬日寒冷,大多數高塔樓也會關閉不對外開放。

參觀完教堂後,我回到住宿地點寫明信片,打算儘早寄出給朋友,結果下午開始下雨,天色也變差了,原本預計去市政廳鐘樓登頂看市區景色,也打消了,這樣的天氣還真難料,上午晴空藍天,下午後就變天了。後來等到雨停,大概快四點了,所有開放參觀的室內景點也差不多要關門了,當下想說就隨意走走好了。走到街道出口看到一棟文藝復興式建築,位在 Kołodziejska 和 Piwna 街道交叉口,剛看到以為是一間藝術博物館之類,後來一查竟然是一間軍械庫。名稱是 The Great Armoury 建於1600年至1605年之間,位於格但斯克主要城鎮的中世紀防禦牆的西部,建築過程由 Hans Strakowski 負責,雕塑裝飾則由 Willem van der Meer 和 Abraham van den Block 進行。直到18世紀後期,這座建築一直被用作軍火庫,這意味著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它一直由軍隊管理。

Gdansk 自由城時期,地下一層被改造成購物商場,樓上的房間用於存放之用。在1699、1768、1887 和 1911年進行了重要的翻新工程,主要涉及石雕工程。在1945年春季,建築物的內部被大火燒毀並被毀壞,只剩下外圍牆。塔頂的圓頂以及一些裝飾性山牆也被摧毀,屋頂和內飾在 1947 至 1951年進行了重建,而山牆砌體則在 1957 至 1966 年進行了重建。在此期間,塔內的樓梯以及其拱頂也得到了重建。1954年5月,這座建築成為 Gdansk 美術學院的財產,在 1997 至 2005年間進行了許多重要的修復工作,包括外牆和內飾。最明顯的是重建南部立面的石閣樓,以及兩立面的全面修復,包括重建壁畫和 Piwna 街上可見的鍍金裝飾。現在是由 Gdańsk 美術館美術學院(Academy of Fine Arts)在底樓設有優雅的葡萄酒吧,遊客可以在沒有展覽的情況下參觀內部。

以上資訊參考:https://zabytek.pl/en/obiekty/gdansk-wielka-zbrojownia

沿著 The Great Armoury 前方的道路一向往北走,來到一個紅磚式的市場建築 Gdansk Market Hall,若以某個角度來說,有點像早期的火車站外觀。該市場建於建於1894 至 1896年,旨在消除或至少顯著減少主城區和舊城區的小販貿易現象,採用新哥德式風格,西元 2000年時,以二千萬波蘭幣的價格進行了全面翻新,此舉便發掘出了該市最古老的教堂之一–12世紀的聖尼古拉教堂。市場大廳的內部,除了188個店舖和攤位形式供商人使用,還設有行政辦公室,警察局和衛生設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年,市場大廳被用作食品儲存設施。戰爭結束後,由國有企業經營,但市場大廳仍履行其原始的商業功能。1999年開始進行建築研究,為建築物的全面修復做準備。前方廣場有一些水果花卉的小攤,若是在此住宿多日,倒是可以到這裡採買食品水果。

地點:Plac Dominikański 1, 80-844 Gdańsk, Poland

由於在市場大廳下發現了原始羅馬式聖尼古拉斯教堂和周圍的墓地,決定以地下考古博物館的形式展示這些寶貴的發現,其中包括教堂的遺跡和教堂中殿的一部分。距離歷史悠久的 Gdansk 的舊城區僅幾個街區,這裡有各種食品和生活物品攤位,市場建築是二層建築,還有一個地下室,食品販售都在此,一二樓則是一些服飾用品攤位。

因為是下午四點多了,採買的顧客也只有幾位,因為是冬季時節,衣物攤位倒是販賣當季實用的服飾,很典型的市場生活型態。我大致走了一遍,就離開準備回去了。

最後這一天冬日漫遊 Gdansk 的結尾是去一間很典型的波蘭餃餐館,有炸式,烘烤或水煮的波蘭水餃,看你喜好來點選。我後來說了烤水餃,三顆超大的波蘭餃,再搭配一碗熱湯,還有一杯新鮮檸檬汁,暖呼呼的感覺真棒。有一點我覺有趣的是,這裡的人晚餐吃的好早,大概下午五點不到,餐廳幾乎八成滿,讓我很意外,不像以前印象中的歐洲餐館不到七八點不開張,餐廳內大都是家庭成員用餐,很生活化的用餐地點。最後三粒波蘭餃口感真的和中式水餃完全不一樣,口感較接近烤饅頭,只是一粒份量足夠,若是女生大概吃二粒波蘭水餃就很飽足了。後來朋友說這一間是連鎖餐館,波蘭境內有很幾間,看來我是誤打誤撞碰到一間不錯的餐廳,我個人覺得不錯,值得推薦。官網:https://www.pierogarnie.com/nasze-restauracje.html

餐館:Pierogarnia Stary Młyn   地址:Świętego Ducha 64, 80-834 Gdańsk

https://g.page/PierogarniaStaryMlynGdansk?share

 

Pureing
Pureing

Je voyage donc je suis. 因為喜歡旅遊,所以分享喜歡的風景

文章: 679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