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 suis Pureing
Je voyage donc je suis
在盧森堡停留的第三天, 我去了它境內東北方的 Vianden 小鎮, 它有約1500人左右的居民, 和前篇文章中的 Echternach 同樣位於德國和盧森堡邊境, 不過它離邊境還有一段距離, 不像 Echternach 在河的對岸就是德國. 因此這個地方也可以聽到不少講德語的德國人(我猜應該是德國人啦), 它同樣和 Echternach 也是位於 Sauer 河流域, 如上圖(我用軟體把拍的照片合成假的廣角畫面)中的河流是 Our 河, 它是屬於 Sauer 河的支流.
在盧森堡境內若你只有參觀 Luxembourg City, 我覺得挺單調的, 因為這個首都大城主要是以商業觀光為主, 很現代感的都市, 除了在 UNESCO 上有名的文化遺產 Casemates 防禦工事, 其他的地方就一個大都市的感覺, 大樓, 商店, 餐廳, 和一堆觀光遊客. 大部份的人不會選擇在盧森堡停留三天, 我是看過 Lonely Planet 和 Rough Guide 之後, 才決定三天這樣的停留天數, 因為盧森堡境內除了首都, 還是有很值得參觀遊覽的地方, 有自然景觀和文化歷史建築, 所以我選擇了 Echternach 和 Vianden 兩個城鎮.
下圖是 Vianden Chateau, 當地最著名的城堡建築.
從 Luxembourg City 到 Vianden 沒有直達車, 你必須在 Diekirch 或 Ettelbruck 轉車, 才能抵達此地. 不過因為盧森堡本身實在很小, Luxembourg City 和 Vianden 距離也才 40 多公里, 我是從 Luxembourg City 搭火車到 Ettelbruck 轉當地巴士, 約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就到了. 車班很方便, 全部有配合銜接, 還有一點不可不提, 盧森堡境內各大運輸工具, 不管是火車, 巴士或市公車, 都可以使用一種 e-Go 的一卡通, 你只要事先儲值好費用, 便可以使用來搭乘交通工具. 可以在火車站人工櫃台購買, 或是在站內的儲值機器購買儲值, 非常方便.
就是上圖這一張, 我是從 http://www.mobiliteit.lu/ 上抓的圖, 我自己用的那張有保留下來做記念, 而上述網站可以查詢各地巴士車班, 不過它是法文版, 你也可以去火車站的櫃台詢問車班時刻表, 服務人員都很友善, 會主動告知你相關事項和給你所需的車班時刻表, 不過有個小插曲是, 我在法國待久了, 己經習慣用法文去詢問, 但碰到無法表達的句子又會回到英文, 結果櫃台小姐有點被我搞糊塗, 回問我說, 我是要她用英語回答還是法語回答我, 我當場楞了一下, “嗯, 英語好了”, 雖然覺得我的法文理解能力應該還可以, 但還是聽英文答案了, 才不用去湊答案. 只是當時有點小小竊喜, 我說的法語似乎還有點樣子吧?!
盧森堡境內搭火車我想最長時間應該不過一小時多, 但它的車廂卻無比舒適, 只是還是有誤點的問題(之前在比利時也有), 到了 Ettelbruck 車站下車時, 配合前往 Vianden 的巴士車班照理應該早已快開了, 車站好像有廣播請火車下車要轉巴士的乘客儘快前往巴士站搭車, 我跟著前面的西方人跑, 就到了巴士站, 就在火車站旁, 哇, 將近七八輛巴士, 停靠在巴士月台邊, 都在等這班火車的乘客, 原來盧森堡的居民很多都靠火車+巴士作交通工具的. 坐上巴士後, 車程大約不到20分鐘就到了.
詢問過車上的乘客和司機確認後, 我在 Vianden 的旅客服務中心 i 前的站下車, 一下車就看到 i 在前面, 跟他們拿了地圖後, 詢問過怎麼去 Vianden Chateau(不過我個人覺得, 裡面的服務人員似乎有點冷漠, 和其他地方我遇的相比). 城堡位在山坡最高處, 地圖上看起來有點小遠, 因為也曉得比例尺是多少, 反正慢慢走上去吧.
Vianden 的歷史可以追述到古羅馬時期, 它擁有歐洲最古老的憲章之一, 在中古世紀時, 鎮上擁有許多工匠, 有皮革, 織布, 布商, 泥水匠, 金匠, 製桶工匠等. 這些是從 http://en.wikipedia.org/wiki/Vianden 上看到的資料, 嗯, 真的很有歷史意義. 不過最有意義的一點是, 它是在二次大戰時盧森堡從德國統治中脫離的最後一個地方. 美軍還在城的西方設置一個紀念碑, 俯瞰城堡, 紀念此最後一次的戰役. 但今日看看, 蘇聯瓦解, 歐盟國家數目逐漸增加, 各國之間來往交通不仔細注意, 還不曉得已經進入另一個國家.
下圖是在 Vianden 隨意拍拍的照片, 大概可以看過這是一個平靜美麗的小鎮.
可能是我到訪的時間太早了, 大部分的遊客還在享用 Brunch 的閒緻, 路上看到的遊客只是三三兩兩, 不過這一天天氣感覺較為涼爽, 偶爾有點太陽, 但熱度沒前兩天高了. 我看到歐洲最常見的觀光小火車(下圖右上)經過, 乘客大概不到十人, 從小鎮中唯一的主要大道緩緩駛過, 而在市政廳前有幾巨銅製人像(下圖左上), 別有一番現代藝術味. 而遠眺可以看到 Vianden 城堡還山頭上(下圖中下)
Vianden 除了歷史之外, 還月一個名人曾在此住過, 就是雨果 Victor Hugo , 法國著名的一位作家, 他在西元 1862 和 1871 年期間曾停留於此過. 他寫了一些記錄 Vianden 美麗和設置的散文, 此舉促使此地的景色吸引外界世人來訪. 因此當地還有雨果博物館. 下圖左上最大的記念碑就是紀念雨果而設. 忽然想到 2003 年時我法國行程中去了 Besancon, 位於東法的一個城鎮, 那裡是大文豪雨果的故鄉. 不過可惜我對西方文學沒研究, 拍拍照片就好, 還是去參觀我的目的地–Vianden Castle.
歐洲小鎮大都是依山建築, 道路也是沿山而建, 在 Vianden 有一間 YH, 之前曾考慮過要不要來此地住宿一晚, 後來看了資料指出 YH 在靠近城堡的山路上, 拖行李會有點辛苦, 後來實際驗證, 真的, 走路是不會累啦, 但拖行李, 對我而言又是此次行程的最後二天, 我的行李重量應該己增加不少, 還是不要自找麻煩, 純粹當日來回觀光好了.
我沿著小鎮中的唯一大道拍拍照, 再走走逛逛, 總算來到了城堡所在地. 抬頭一看, 它就在我的眼睛正前方. 此時天氣有點變暗, 出門時曾看過氣象, 今天似乎下雨, 心想糟了, 忘了帶傘, 好吧, 先進城堡參觀再做打算吧.
此城堡興建於 11 到 14 世紀, 但到了 18 世紀因為領主離開加上火災和地震, 又逐漸毀壞. 尤其是 1820 年被賣給了一位商人, 而商人又把它建築物中的磚石販賣掉, 使它逐漸變成一個廢墟. 直到酉元 1977 年又經過重新整建, 成為今日的容貌. 之後來此地的遊客主要以荷蘭, 比利時, 德國人為主, 我想這是因為地域接近的關係, 它的觀光業發展的還挺繁榮的. 我在城堡內參觀時, 還有看到西班牙人, 我猜應該是, 因為若我沒搞錯, 那一群遊客講的是西班牙文, 長像也有點像南歐西班牙人. 當然德國人應該佔多數, 因為聽到的德語講話人數最多, 反而英語系遊客似乎不多, 因為我幾乎沒聽到有人講英文.
我個人挺喜歡這張照片, 是從城堡的牆城上的瞭望口拍攝出來, 剛好又有植物生長, 配合後面的山林小鎮, 很有味道.
我在城堡裡故意停留了很久, 因為我發現我的法比盧行程己經進入倒數二天, 此次行程一共三週, 法國二週, 比盧一週, 前二週有旅伴同遊, 最後一週只剩我一人, 旅伴己經先回台灣, 我一個人旅遊有個最大的缺點, 就是速度會加快, 走得快, 吃得快, 移動得快, 最後發現我自己覺得很累時, 己經走了太多路. 因為我平時走路速度就偏快, 有旅伴時會稍微配合放慢速度, 但只有我自己一人時, 速度就會變快.
因此在比利時那三天, 幾乎就是這樣, 我竟然用雙腳走透透, 不到四小時, 我就把布魯日大半的街道都走過了. 還甚至走到運河風車旁, 人家是騎腳踏車, 我是走路, 回程時只覺得腳好累, 因為走太快走太多, 都沒有休息. 不過還好是, 我是挺耐走的人, 走再多路只是累, 睡一覺醒來腳也不酸, 不然去年在冰島格陵蘭走那麼多路, 是怎麼辦到的.
離開城堡, 我走到另一個山頂凋堡, 遠眺小鎮, 拍下這張照片, 那時約下午一點多, 該處只有我一人, 別的遊客參觀完城堡都去用餐或離開了, 只有我一人享受山頂這份寧靜.
換個角度拍, 可以拍到河流經過小鎮的景象.
同樣的景色再放一張照片, 差別只是取景角度差異.
最後離開山頂凋堡回到鎮上, 享受了簡單的熱巧克力和甜點, 寫完我此行最後一張要寄的明信片, 回去巴士站牌等著搭公車離開 Vianden.
不過最後我做了一些小小改變, 出發前我研究過巴士路線車班, 發現前一天到訪的 Echternach 和今天轉車的 Ettelbruck 有巴士車班直達, 我想反正我也懶得再走路, 回去首都內的旅館時間又太早, 乾脆來坐巴士走透.
Vianden 搭巴士去 Ettelbruck ==> Etteltbruck 搭巴士去 Echternach ==> Echternach 搭巴士回 Luxembourg City
全程大概花二個多小時到三小時, 含在 Ettelbruck 轉車時, 故意在火車站停留了一下吃了一個麵包. 嗯, 前一天搭巴士時就發現其實搭巴士看風景挺棒的, 還好盧森堡實在很小, 可以讓我這樣搭巴士走透透, 在最後一段車程開始下雨, 雨還不小, 但運氣挺好的, 回到 Luxembourg City 時就沒下雨了, 我趕緊回去旅館, 沒想到當我回去後不久, 又開始下雨, 直到第二天, 都是陰雨的天氣.
嗯..盧森堡三天行程到此告一段落, 我以後還是會再來的, 因為小瑞士的健行路段我沒能走到, 會再找一年不那麼熱的天氣, 來好好走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