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 suis Pureing
Je voyage donc je suis
此次行程在盧森堡一共停留三天, 其中第二天我選擇了從 Luxembourg City 搭巴士前往盧森堡東部的一個城鎮–Echternach, 它的位置靠近德國邊界, 因此這個地區倒是有不少德國的遊客前來觀光. 它和 Luxembourg City 的距離很近約 30公里多, 但是盧森堡本身就是一個不大的國家, 所以在它國家境內每個城鎮的距離其實都很近. 巴士從首都出發差不多五十分鐘左右就到了, 差不多每小時約有一至二班車班, 交通對旅遊來說非常方便.
在盧森堡搭巴士非常方便又便宜, 一張short term在2小時內可以轉乘巴士,火車的單程票只要 1.5 Euro, 坐上去後車上也有每站停駐的跑馬燈顯示, 你可以很清楚是否抵達所去的地點, 不過有趣的是, 盧森堡官方語言有三種:法文, 德文, 和 Luxembourgish, 在 Luxembourg City 火車站看到的主要是以法文為主, 德文為輔, 而巴士車上的跑馬燈訊息則是以德文顯示, 當然盧森堡的人大都能說流利的英語, 只是在一些交通資訊的顯示還是以法德文為主, 原本以為我此次行程主要是講法語, 沒想到離開法國後, 有時我也弄不清楚倒底是該說法語, 還是英語, 甚至德語. 因為比利時和盧森堡這兩個仳鄰的國家, 都是通行二種以上的官方語言, 再加上居民英文大都流利. 和法國的情況幾乎以法語為主, 有的居民英文甚至不大會說的情景, 完全不同.
第一次搭盧森堡境內巴士的感覺, 和在南德或瑞士部份地區感覺好像, 道路周圍的樹木, 車窗外看出去的草原農地, 加上天氣特好的晴朗藍天, 真的會有錯覺是在瑞士或德國南部. 下面的照片就是搭車時從透明車窗玻璃拍出去的景色, 因為車速不快, 30公里的路程行駛約50分鐘, 較易拍下沿途景色的照片.
抵達 Echternach 巴士站後, 首先看到的是巴士站後方的整片山丘,綠草和河流, 空氣清新, 感覺格外不錯, 真的是可以符合此地的外號 “Petite Suisse Luxembourgeoise“, 意即–盧森堡的小瑞士之美稱.
小瑞士是主要是由盧森堡以Echternach為主幾個城鎮所包圍的區域為主, 主要在 La Région Mullerthal 區域, 這個地區提供許多健行路線, 主要以 Echternach 這個擁有古老歷史的城鎮為起點, 連結數個城鎮地區, 健行時可以欣賞各式自然美景, 有岩石峽谷, 河流溪川, 城堡村莊, 長度從數公里到20~30公里不等, 可以從 http://www.mullerthal.lu/ 網站上了解更多的相關資訊.
其實我原本是有點想試看到最短路線5公里左右的健行, 但是從我抵達盧森堡第一天起, 天氣就是歐洲今年夏天熱浪的延續, 差不多三天的氣溫都在攝氏30多度, 我之前在中法 Cahors 就遇到 43 度的高溫, 有點中暑, 後來氣溫有點下降到20多度, 我才感覺好一點, 沒想到離開比利時進入盧森堡, 又開始熱浪, 身體有點水土不服的不適感, 實在沒有心情加上體力去頂著炙陽健行, 於是我就放棄了.
為了證明我所言屬實, 我拍下那幾天報紙的氣溫預報圖, 看到了嗎, 盧森堡是紅色和橘色的部份, 攝氏30多度耶!! 沒想到法國的巴黎當時氣溫就涼爽許多, 只有20多度, 這樣的天氣對我而言, 真的是殺手, 雖然我去過七月熱到破40度的希臘, 但那時也是曾有一兩次我熱到快掛, 後來都不想再去南歐過夏天, 就是熱到怕了. 沒想到今年歐洲連蘇俄的莫斯科都是連續幾天38度的高溫….
Echternach 市區很小, 差不多一小時以內必可以走完, 從巴士站出來的一條 Rue de la Gare 行人專用徒步區就進入市區, 兩側全是飲食商店集中, 整天都有遊客在各式餐飲店停留吃喝, 走到裡面的廣場上, 人也不多, 上午十點多時大都是貨車在運送物資到商店, 天氣炎然, 站在廣場上的人也不多, 三三兩兩, 不是坐在遮陽棚下喝啤酒咖啡就是在吃冰淇淋, 提起歐洲的”Ice Cream”可真是當地一大特色, 不論春夏秋天, Ice Cream 可是歐洲中最家常的清涼點心, 每人一天應該至少吃上二球是正常, 口味也較多樣化, 我個人則是偏愛紅莓, 櫻桃, 草莓等較具酸味的口感, 但那幾天被熱到腸胃也差, 加上我也沒有品嘗冰淇淋的偏好, 所以頂多叫個汽水或咖啡, Ice Cream 也沒吃到半口.
下面兩張照片分別是正午和下午下點多拍的廣場景色, 看起來似乎沒多大差別, 因為我的實際感受–好熱, 通通都好熱!!
正午時刻:
下午三點:
這張是廣場往旅客中心 i 的路上的一棟有歷史建築, 外觀造型頗不錯, 好像是政府機關還是銀行, 並沒仔細去注意.
Echternach 除了周圍的健行資源, 還有就是頗具歷史的教堂和修道院. 它的修道院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 698 年, 西元 1837年時有再度重建成巴洛克式的風格, 是此地不可不遊的一個重要景點, 可以參觀它的博物館了解更多, 其實我對西方宗教歷史沒太多涉獵, 會去參觀它附設博物館是為了躲太陽, 因為太晒太熱, 我很認真的看每個展覽文物的文字解說, 主是是法文, 德文, 但沒有英文, 英文資料只有館方的給的英文簡介, 其實那些德法的解說文字我也看不大懂, 主要是宗教歷史的陳述, 不過就當作練習認識法文和德文的句子罷了.
在 Echternach 的官方旅遊資料地圖裡, 有一個建議的文化之旅行程, 你照著地圖上的指示去走, 可以欣賞此地有歷史的教堂, 修道院, 小型宮殿, 堡壘, 以然自然景觀等, 應該是二個小時左右的建議時間, 但我只走了地圖的一半就放棄了, 天氣實在太熱了, 我實在走不下去, 只想躲太陽休息和吃點心.
因為這些年去過歐洲不少地方, 也看了不少地方的建築風格, 雖然我對教堂或房屋建築的一些名詞, 如哥德式, 巴洛克等, 只有簡單的認知, 但是看到各地教室和房屋不同的建築, 也覺得頗有意思的, 旅程前半段都幾乎在中法小鎮, 它的建築風格和盧森堡就很明顯的不同, 小鎮的房舍較多磚紅色, 而盧森堡的房屋除了則是較多土黃色或乳白色, 換個角度來看, 的確和南德城鎮的建築特色比較接近.
Echternach 和德國主要就以 Sauer 河相隔, 我回來查資料才發現, 原來我下圖中拍到的河流, 就是這條國界河, 過了下圖右上的橋樑就是德國啦, 沒想到我竟然站在離德國這麼近的位置, 當時似乎該過橋去德國領土走一走說…
我在河流邊停留了一會, 就看到不少獨木舟行駛經過, 在法國或者說歐洲, 很流行 Canoe (獨木舟)這種運動, 一艘 Canoe 大都是一或二人來駕駛, 而且最常看到的都是家庭成員, 父子, 兄弟, 或姐妹, 他們很熱衷這種運動, 在中法時還可以看到一些 Travel Tour 是以划獨木舟為主題的, 嗯, 我還是看看就好了, 騎 Bike 遊鄉間就夠累人的了, 再用手在水裡划船, 頂著烈日晒, 可是一點都不想嘗試.
有一次看到一艘 Canoe 後面又用繩子接一艘 Canoe, 仔細一看, 原來前方的是父親和小兒子, 後面被拉的是大女兒, 因為年紀太小, 怕她一個人划船時偏離太遠, 所以父親用繩子在前方牽引著女兒的 Canoe, 那母親呢? 再仔細一看, 母親在後面另一艘 Canoe 和另一個小孩一起划, 原來是一家五口的 Canoes 之旅呢!
下圖拍攝的 Canoe 上人物是一大一小, 明顯是父子檔划船之旅.
在Echternach 南方四公里處還有一個古羅馬的遺跡和湖泊, 是旅遊中心推薦的文化之旅最後一個景點, 不過我是直接放棄走到那裡的行程, 天氣太熱了, 我只想待在河邊的樹下乘涼吹風, 這個小鎮的周圍的健行之旅我是直接放棄了, 想到早上出發時, 巴士上載了一群的德國老先生, 老太太, 他們輕裝簡便一副健行模樣, 在 Echternach 前一站 Berdorf 下車打算一起健行, 此時我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毅力和勇氣, 後來看了一份旅遊中心的該地區活動一覽表, 才知道當天在 Berdorf 剛好有一週一次的團體健行活動, 那一群老人們便是去參加這項活動的, 全長好像18–24公里吧.
我的 Echternach 最後就在小鎮廣場中結束, 我早早搭巴士離開, 五點前就回到了 Luxembourg City, 回去旅館中早早休息. 而下圖是修道院旁停車場的一景, 乾乾淨淨的一個畫面, 我挺喜歡的. 只是今年歐洲的天氣, 我實在喜歡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