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地下博物館之旅 Berlin Underground Museum Tour (Germany)

這次我在柏林雖然住宿天數有三天,但因為第一晚近午夜才從機場到旅館,所以實際旅遊天數只有二天,其中一天我選了一個很有特色的地下博物館之旅 Berlin Undergroud Tour,是在一本中文旅遊書中意外看到的,地點位在柏林市區北方的一處地鐵站旁 U-Bahnhof Gesundbrunnen,可以去柏林二次大戰時挖掘的地下防空設備進行參觀,總共有五種行程組合,時間不固定,每天的行程只能現場報名,不能上網預約。它的官網是:http://berliner-unterwelten.de/

下面就是它的官網截圖

這個地下防空設備主要建置在地鐵站周遭的地面下,當時的目的是用來提供柏林市民躲避可能的核戰攻擊,提供安全居護場所,甚至有水電食物等補給設備,尤其是二次大戰後,東西德對立,美蘇兩大集團冷戰階段,情勢緊張,更是讓當時的西柏林決定要挖掘地下防空設施,以防可能發生的戰爭攻擊甚至核戰威脅。

下圖是地下博物館的售票處入口照片

下圖是該地下博物館的位置地圖,從地鐵站出來,在一條大馬路旁,基本上不難找。所有當天行程是當天開始現場報名,人數額滿為止。行程中不可以飲食和拍照,這一點館方會再三強調,畢竟在地底下,不小心的食物殘碴,都會造成害蟲滋生。

在官網上一共有五種行程組合,分別是Tour 1,Tour 2,Tour 3,Tour F 和 Tour M。

主要內容為(以下是我把官網的資訊,用翻譯軟體整理過來的,儘量保留原文內容,若想更清楚英文內容說明的人,還是建議直接上官網了解)

Tour 1-Dark World 黑暗世界,透過一般市民的視界來體驗二次大戰的炮彈侵襲感受。

http://www.berliner-unterwelten.de/en/guided-tours/public-tours/dark-worlds.html

每天有數百人走過 Gesundbrunnen 地鐵站,並不知道在位於此處的地下迷宮,是如何的充滿歷史等待人們去探索體驗。 柏林是第三帝國的神經中樞,因此對二次大戰期間,盟軍轟炸的主要目標之一。這個行程,館方的專業導遊將帶領你探索僅存的碉堡之一,是戰後遺留下來的。在那裡,可以了解更多關於當時柏林公民的平均生命週期內遭受的空襲,摧毀了高達80%的城市中心。通過扭曲通道和空間旅行,你還會看到從已經埋了幾十年的戰爭之下不計其數的文物。此外,通過觀察城市的地鐵和污水處理系統,以及它的前後的發展,進行洞察柏林160歲的地下歷史。

Tour 2-From Flak Towers to Mountains of Debris 從高射炮塔到高山的碎片探索二次大戰後,一個滿目瘡痍的堡壘廢墟。

http://www.berliner-unterwelten.de/en/guided-tours/public-tours/from-flak-towers-to-mountains-of-debris.html

1940年,希特勒下令六座防空設備建構,或者是高射砲塔的建設,以保衛柏林避免敵人攻擊。這六個之中,只有三個被建造出來,在戰後變成非軍事”地區或者被炸毀,但是其中在 Gesundbrunnen Humboldthain 公園只有部分被摧毀。 自2004年4月起,開始帶領遊客參觀這個高射炮塔的內部。在這個迷人的遊覽過程中,將會顯示給遊客看到其中最大的地下防空設備,地下七層建築中的三個防空洞。這裡令人炫目的地下設備,完全的提供給遊客見識到建築物的深度。此外,導遊深入介紹了結構的歷史和仍在進行的項資訊,並且進行清理。迄今為止,柏林地下世界協會的成員總共花了超過8000小時移除了1400立方米廢墟,在這個過程中還包含了棲息於此的蝙蝠生物。因此,盡量不要去打擾這些生物的休息,行程日期只提供每年的四月到十月底。

Tour 3-Subways and Bunkers in the Cold War 冷戰時期的地下鐵和地底隧道,西柏林的人如何準備面對核戰。這個行程提供了冷戰時期下的地面下設施的巡禮。

http://www.berliner-unterwelten.de/en/guided-tours/public-tours/subways-and-bunkers-in-the-cold-war.html

當時的西柏林民如何在可能發生的核彈威脅下以避難準備過程。特別是在柏林牆建立之後,西德政府和西柏林參議院投入了數百萬資金在這些項目中,有些甚至被建成多功能用途的結構,目前用作地下車站,停車場和倉儲設施。這些地下通道可以解釋如何幫助當時的市民為求生存所做的實際準備,讓遊客理解當時冷戰現實和以及人民的恐懼。首先是參觀民防避難所 – Blochplatz,是從 1980 早期二次大戰留下的防空洞加以裝修,在緊急情況下可以收留 1318人被長達48個小時。經過短暫的地鐵搭車路程透過 U-Bahn到抵達Pankstrasse站,提供了一個窺探到“現代”防空掩體,是為了保護西柏林的市民在可能發生全面核戰攻擊。這種“多用途的設施,隨著 U8 地鐵線的向北建伸,建立於西元 1977年,不僅是地鐡站乘客等車的車站,並且在緊急情況下它可能庇護3339人長達兩個星期,因為不曉得是否會有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我參加的是這個

Tour F -The Fichtebunker time capsule ,探索發現屋簷下的130多年歷史。這是一個圓形的瓦斯儲存槽之旅,一個不尋常的建築形狀。 

http://www.berliner-unterwelten.de/en/guided-tours/public-tours/the-fichtebunker-time-capsule.html

在西元1883和1884年之間,城市天然氣公司使用這種磚覆蓋的儲氣罐提供街道燈火,直至1937年被加以關閉結止。在20世紀40年代初期規模最大,最現代化的“母與子地堡”曾經存在於裡面。裡面的一些使用設備,如通風和過濾系統,加熱器,電梯及海軍柴油發動機,直至今天仍然有效。防空洞提供 6500 位母親及其子女的地方同時安全地睡覺,在當時不少經常空襲攻擊發生的夜晚下。戰爭結束後,該建築仍被使用,有時作為一個難民中心,監獄,一個無家可歸遊民收容所,而從1970年到東西德統一時,也用來存放冷戰期的西柏林避難時的食品,曾有計劃轉換成現代的民防避難所,但最終還是被放棄。在80年代,有人提議把碉堡變成一個文化中心,劇院和其他活動中心,這些計劃不得不因為缺乏資金被中止。近年來閣樓已建到儲氣罐的屋頂,在大多數情況下結構和技術仍維持在原始狀下,而現在由 Berlin Underworlds Association 用作展覽場地。在參觀的過程中,了解當時的各種歷史題材,在空襲下和的戰爭中日常生活,包含了當時的許多文物以及故事。

Tour M - Under the Berlin Wall 在柏林圍牆之下,聽取當時隧道中人們自由的故事

http://www.berliner-unterwelten.de/en/guided-tours/public-tours/under-the-berlin-wall.html

在1961年8月,東德政府下令在柏林牆建立立把柏林區隔開來。從那時起,許多人嘗試了通過挖掘柏林圍牆下的沙質土壤隧道,以克服戒備森嚴的邊境逃離到西柏林。第一條隧道開鑿於1961年10月,最後一個在1982年。在所有超過70個地下逃生通道,共有 300 多個東德市民成功逃脫到西柏林。當東德秘密警察了解到這些逃脫方式的操作,但最後結果各不相同,變成隧道建立者和東德祕密警之間貓捉老鼠的遊戲玩法,這些意味著那些想要逃離的東德人將面對愈來愈艱難的逃離機會。這個行程讓你見識到這些逃生隧道的歷史,並深入研究了地下邊境的主題 -地鐵和下水道系統,當時人間如何利用這些系統試圖逃離東德。在一個前民防避難所訪問各種攝影展之後,將通過地鐵前往柏林圍牆大道。有超過七條逃生隧道,其間彼此距離僅有350公尺。在這裡,你會聽到背叛的故事,其中兩個是成功的逃離隧道的傳說。

下面二張照片是柏林地下博物館售票處門口的海報看板,我在這裡總共也只拍了三張照片。



我當時選擇參加的是 Tour 3 的行程,剛好是週日的午後,還記得那一天我上午頂著烈日走完目前僅存的柏林圍牆遺址,搭地鐵到地下博物館報名處。行程時間是下午一點,我最大的印象是,那一天的柏林熱到破表,我報名完成後,在隔壁的飲食店點了一瓶可樂,不一會兒就喝完了,心想還好這個參觀行程在地下道,至少晒不到那麼熱的太陽。我看周圍的西方遊客,應該也是做如此想,大家拼命擦汗喝水。再度提醒一下:行程中間只能喝水,不能拍照攝影,也不可以吃東西。

我們一開始跟著導遊走到地鐵站入口,在樓梯旁導遊開了一個平時沒人注意到的工作人員專用的入口鐵門,我們進去之後,就開始這一段導覽行程,裡面大都是黑暗的,大概只工作人員來後才會點燈。行程中有看到隔絕核能幅射全套的防護衣,還有幾間簡報介紹室,介紹這裡的結構和一些冷戰時期建設的專用設備。不過真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連房間,衛浴設備,廚房,餐具等,通通都有,而且器具數量完全是針對這裡可以容納的人數而準備。其次,因為可能會缺水缺電,這裡也有想到,有手動的自動發電機,導遊請了二位工程背景的男士壯漢,兩人合力推動手搖發電機,當時這兩位男士做完後,不約而同擦了一下汗,還真是不輕鬆。這裡的地下室間隔很堅固,可以隔絕核能可能造成的幅射傷害。同時,導遊也介紹到,為了避免避難的人們在這個完全隔絕外界的空間之中,發生心情鬱悶的問題,所以所有可能會讓人有自殘甚至尋死的金屬器具,也是全部不予使用。因此,餐具杯碗都是清一色塑膠製品,當時還預備了許多罐頭存糧,現場就有一罐至少二三十年以上的青豆罐頭樣品在。我們參觀完一連串的房間設備後,搭地鐵一站到另一站,在地鐵站月台旁再度進入另一個防空避難場所,裡面的走道錯縱複雜,為了以防遊客走丟,後面還有一位工作人員負責斷後,以免遊客迷路出不來。最後,行程在地鐵月台上結束。大家再度搭上地鐵離開前往不同的目的地。

整體而言,我對這種行程超有興趣的,可惜我在柏林停留的時間不多,不能多參加幾個行程看看,若下次還有機會再來柏林,我還是會再來參加其他行程組合的。

Pureing
Pureing

Je voyage donc je suis. 因為喜歡旅遊,所以分享喜歡的風景

文章: 656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